那晚在大屯山溫泉區,我整個人浸在淡藍的泉水裡,山風颳過皮膚激起一陣雞皮疙瘩。遠方觀音山輪廓在暮色中融化,水面浮動的硫磺結晶像散落的星辰。突然有種奇異的平靜從腳底竄上頭頂——不是溫熱導致的恍惚,更像是體內某個鏽死的閥門被「唰」地沖開。後來才知道,當地人管這叫「藍水靈醒」。
水藍色的魔力,從來不只是視覺的舒適。NASA研究過太空人從宇宙回望地球的震撼,那片孤懸的藍被稱為「總觀效應」,會徹底改變人的認知模式。而當我們把這種宏觀的藍微縮到生活裡,它就成了流動的能量載體。記得有次在花蓮海邊,颱風前夕的海水藍得發黑,浪頭捲來時帶著沉悶的低吼。我學漁村孩子把耳朵貼近潮間帶的礁石孔洞,轟鳴聲竟轉化成某種頻率的震動,五分鐘後頭痛奇蹟般消散。原住民阿公告訴我:「那是海在幫你重新對頻。」
真正讓我驗證水藍魔力的是紐約地鐵崩潰事件。當律師的學姊連續熬夜三週後,在法庭暈倒送醫。我去她病房放了一盞模擬海底光的藍色療癒燈,每天換不同礦泉水瓶插上藍色繡球花。某天清晨她突然盯著晃動的水影說:「你看,那波紋在分解我的焦慮。」出院後她書房總有片水族箱,裡頭游著藍色霓虹燈魚。「開庭前凝視五分鐘,那些算計人的嘴臉就傷不到我了。」
實踐水藍能量根本不需要昂貴設備。廚房流理台前放個深藍玻璃碗,注水後撒點食用級亮粉,晨光照射時會在牆面折射出流動光斑——這是我的「貧民版能量場」。更玄妙的是調製飲用水時,用藍色玻璃杯裝水冰進冷凍庫,取出解凍時輕敲杯緣。日本聲療師教過我,結晶過程會記錄聲波頻率,喝下的瞬間能共振清理內臟。有回作家朋友寫稿卡死,喝下我處理過的水後狂寫七千字,她笑稱:「彷彿有藍色小精靈在血管裡沖刷靈感障礙。」
去年在恆春半島遇見養殖珍珠的阿嬤更有趣。她打開保險箱捧出鎮店之寶:三顆暈染藍光的黑珍珠。「這要泡在月光下的海水養十年啊,」佈滿皺紋的手輕撫珠光:「看進去,藍色會自己找到你需要療癒的地方。」當我凝視珍珠核心流轉的藍暈,右肩舊傷突然發熱。阿嬤眨眼:「它在修復你滑雪摔傷的韌帶,信不信?」三個月後復健師確實發現我的肌筋膜莫名恢復彈性。
水藍色的療癒從來不講大道理。下次泡澡時滴兩滴藍柑橘精油,觀察蒸氣如何在磁磚上畫出幽藍裂紋;或者把手機鎖屏換成冰河剖面圖,感覺瞳孔被那亙古的藍過濾雜質。當捷運鄰座小孩哭鬧時,試著想像有淡藍色水母輕裹他的頭頂——說不定,你會看見他睫毛突然顫動如沾露的蝶翼。
在淡水老街看過阿婆用藍染布過濾井水,她說能吸負能量,原來真有科學依據?
我對聲波共振那段存疑,但照著敲玻璃杯喝水,便秘居然好了
求問颱風天的海水能量是否更強?上次在墾丁衝浪被大浪打翻,回家後靈感大爆發寫完論文
藍色繡球花有毒欸!放在病房的水瓶裡不會有風險嗎?
養珍珠阿嬤的店在恆春哪條路?想帶憂鬱症母親去感應藍珍珠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