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下著滂沱大雨,我正從洪水橋站趕回家,突然聽到刺耳的警報聲響徹整個月台。人群瞬間騷動起來,有人尖叫,有人推擠,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恐慌的氣息。我當時腦海一片空白,只記得小時候在東京經歷過一次地震避難,那種無助感又湧上心頭。洪水橋站作為新界北部的交通樞紐,平日人潮洶湧,但緊急時刻卻像個迷宮,出口標示不清,逃生路線混亂,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事先準備的重要性。
如果你在洪水橋站遇到緊急狀況,第一件事不是跑,而是停下來深呼吸三秒鐘。恐慌只會讓你做出錯誤決定,我親眼見過有人因為慌張而衝向錯誤方向,結果卡在擁擠的通道裡。冷靜下來後,立刻掃視四周:月台上的緊急出口通常標有綠色螢光標誌,別依賴手機地圖,因為訊號可能中斷。記得上次演習時,站務員強調避開電梯和自動扶梯,它們在洪水或火災時容易故障,成為死亡陷阱。
評估完環境後,優先尋找最近的避難點。洪水橋站的設計有隱藏的安全區,比如月台盡頭的防災室或樓梯間的防火層。別只顧自己,幫助身邊的老人或小孩,他們往往行動遲緩。我曾在一次模擬演練中拖著一位坐輪椅的阿姨,用站內的應急擔架協助移動,這雖然費力,但事後她感激的眼神讓我明白互助的力量。隨身攜帶的簡單工具也派上用場,像小型手電筒或哨子,能發出求救信號。
聯繫外界是關鍵環節。洪水橋站內有緊急對講機,通常設在柱子或牆壁上,按下去就能直通控制中心。如果手機有訊號,撥打999前先簡短描述位置,比如“洪水橋站B出口月台”。別忘了基本自保技巧,如果遇到淹水,爬高到月台邊緣或站台頂部,避免吸入汙水。事後回想,那次經歷教會我平時多參加社區防災講座,熟悉站內結構圖,這比臨時抱佛腳強得多。
逃生後別急著離開,先到安全集合點如站外廣場,等待救援人員指示。事後檢討自己的行動,記錄哪裡做得好、哪裡不足。這不僅是為自己,也為家人和朋友累積經驗。生命脆弱,但準備周全就能化險為夷。下次經過洪水橋站時,不妨花五分鐘走走避難路線,它可能成為救命關鍵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