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去年冬天,寒流來襲時,我窩在台北的小公寓裡,翻著老食譜書,心血來潮想煮一鍋暖身的清湯牛腩。那時只憑著記憶中的媽媽手藝,卻意外燉出一鍋讓鄰居都聞香而來的湯品。從此,這道菜成了我家常備的療癒料理,不只簡單好做,更藏著意想不到的健康寶藏。
談到簡易食譜,清湯牛腩的關鍵在於「慢燉」與「去腥」。選一塊帶點筋的牛腩,切成適口大小,先用冷水泡半小時去血水,這步驟可不能省,否則湯頭容易濁。接著,燒一鍋滾水,丟進薑片和蔥段,把牛腩焯個五分鐘,撈起沖淨。這時,換上新水,水量蓋過牛肉,加點米酒提香,大火煮滾後轉小火,蓋上鍋蓋慢慢燉上兩小時。過程中,別急著加鹽,等肉軟了再調味,免得肉質變硬。最後,撒點白胡椒粉或香菜點綴,那清甜的湯汁配上入口即化的牛腩,連湯帶肉一碗下肚,疲憊感瞬間消散。
為什麼這麼迷戀這道湯?不只是味蕾的享受,它可是隱形的健康助手。牛腩富含優質蛋白質,能修復肌肉,特別適合運動後或體力透支時補充。裡頭的膠原蛋白和礦物質如鐵、鋅,對皮膚和免疫力大有幫助,尤其女性容易貧血,一碗湯就能補足元氣。清湯的煮法避免了重油重鹹,熱量低又好消化,對腸胃負擔小,老人家或小孩都適合。我常開玩笑說,這比吞維他命還實在,天然食材的營養吸收率更高,長期喝下來,連感冒次數都少了。
當然,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秘方,有人愛加蘿蔔添甜味,或丟幾顆紅棗補氣。我試過無數次,發現保持「清」字訣最關鍵,太多配料反而搶了牛肉的鮮。下次寒夜裡,不妨試試這鍋湯,它不只是一餐,更是一份療癒的禮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