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第一次套上那雙沉甸甸滾軸溜冰鞋的感覺嗎?腳踝像被綁住,地板彷彿抹了油,每一步都像在未知領域探險,心臟怦怦跳,手心冒汗。那是我踏入滾軸世界的起點,一個充滿笨拙卻又莫名興奮的午後。多年過去,那雙磨損的輪子載著我溜過城市巷弄、河濱公園的微風,也溜走了不少煩惱。今天,想和你聊聊這項迷人運動的入門門道,還有它悄悄帶給身心的豐厚禮物。
別被高手流暢的滑行騙了,誰不是從搖搖晃晃開始?初學最關鍵的,是學會和「摔倒」和平共處。對,就是摔倒。別怕丟臉,護具(護膝、護肘、護腕,還有最重要的頭盔)穿好穿滿,那是你大膽嘗試的底氣。找個平坦、空曠又安全的地方,像是沒什麼人的停車場或公園空地,遠離斜坡跟人群。站穩的訣竅?想像自己微微蹲馬步,膝蓋放軟像彈簧,重心壓低,腳尖略為朝外呈V字,先別急著滑,試著原地感受平衡,讓身體記住這個穩固的姿勢。心裡越怕,身體越僵,反而容易摔,放輕鬆點。
當你覺得站著沒那麼抖了,試著像在冰上或光滑地板上那樣,用一隻腳輕輕向側後方「蹬」出去,把體重轉移到另一隻支撐腳上。不是大步跨,是那種細微的、用腳掌側邊推地的感覺。剛開始動作一定很碎很小,沒關係,重點是找到「溜」起來的流暢感,而不是能溜多遠。你會發現,核心(肚子那圈力量)默默在出力幫你穩住,手臂自然地微微張開像翅膀,幫助平衡。別低頭盯著腳看,視線看向你想去的方向,身體自然會跟著走。
學會了基本的滑行,剎車就是保命符。最常用也最推薦新手的是「腳跟煞」。想像你的溜冰鞋後跟底下有個按鈕,把一隻腳(通常是慣用腳)穩穩地向前伸,腳尖微微抬起,讓腳跟的煞車器「輕輕」接觸地面。注意!是「接觸」不是「用力跺下去」,力道要像輕點剎車般由輕到重慢慢施加,同時身體重心要壓在後面那隻彎曲的膝蓋上,像坐下一點點。猛力踩煞車?保證你往前飛撲。多練習這個「輕觸→漸進加壓→重心後移」的連動感,比學花式動作重要一百倍。
滾軸溜冰的魅力,絕不只帥氣而已。它是我試過最「快樂」的有氧運動之一。當你找到節奏,雙腳輪流推送,風掠過耳際,那種流暢前進的快感,會讓人忘記時間和疲勞。不知不覺,半小時、一小時就過去了,汗水流得暢快,心肺功能也在這持續的律動中默默升級。更棒的是它對關節友善。比起跑步每一步對膝蓋的衝擊,輪滑的滑行動作相對平滑,對膝蓋、腳踝的壓力小很多,只要姿勢正確,是很適合長期進行的運動。
別小看維持平衡和左右推送這個過程,它其實在默默鍛鍊全身。為了穩定,你的核心肌群(深層腹肌、背肌)必須持續工作;雙腿的推蹬,鍛鍊大腿前後側(股四頭肌和腿後腱肌)及臀部;控制方向時,小腿肌群和腳踝周遭的小肌肉也得到很好的活動。滑個幾趟下來,那種全身肌肉微微酸脹的感覺,比單純在健身房舉鐵來得更全面、更協調。它甚至能偷偷改善你的體態,因為你得挺直腰背才溜得穩。
對我來說,滾軸溜冰更是一帖心靈良藥。當你專注在腳下的輪子、身體的平衡、前方的路況時,腦袋裡那些煩人的待辦事項、工作壓力,會神奇地被暫時擱置。這是一種動態的冥想,強迫你活在當下。溜得順暢時,那種自由駕馭的掌控感和速度感,會帶來單純而巨大的快樂。找個好天氣,沿著河濱或公園專用道溜上一段,陽光、微風、流動的風景,還有比這更舒壓的嗎?獨溜能放空,找同好一起溜,邊聊邊滑,又是另一種樂趣。
工欲善其事,選對第一雙鞋很重要。新手別貪心直接上競速鞋或曲棍球鞋,它們太靈活反而難駕馭。一雙好的「休閒鞋」或「健行鞋」最合適:高筒或中高筒提供更好的腳踝支撐,軟一點的內襯增加舒適度,輪子尺寸中等(約76mm-80mm)、硬度適中(78A-82A),抓地力和滑順度比較均衡,也容易控制。預算有限?二手市場或租借試溜都好,重點是先感受。別忘了,護具的錢絕對不能省,那是你大膽練習的勇氣來源。
滾軸溜冰像學騎腳踏車,摔過幾次,找到平衡感後,世界就開了另一扇窗。它不只是移動方式,更是一種感受風、感受身體、感受自由的方式。那份初學時戰戰兢兢,到後來流暢滑行的成就感,還有運動後通體舒暢的滿足感,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。穿上輪鞋,給自己一個機會,去體驗這份獨特的快樂吧!安全第一,享受其中,你會發現,原來移動可以這麼好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