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同幾個老友食飯吹水,個個都話市道麻麻,手頭有啲緊。阿強話想裝修個廁所,阿May就話個仔突然話要遊學,我呢,就睇中咗部新相機,但筆錢又未到期。講講下,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到滙豐個「循環萬應錢」,話係幾好嘅周轉工具。用咗咁多年,我覺得佢最正係夠靈活,唔使下下借死一個數。不過,點申請、點用先最着數?呢度分享啲個人心得,唔係咩專家意見,純粹係用家角度嘅貼士。
申請前,摸清自己盤數 好多人一見「預先批核」或者「特快申請」就衝咗去,但我就習慣先停一停。滙豐批核,最緊要睇你嘅「還款能力」同「信貸紀錄」。佢哋會睇你喺滙豐嘅往績,尤其係出糧戶口或者有冇其他產品。如果你係長期客戶,信貸紀錄又靚仔(TU評分高),咁申請就真係好大機會批,額度都可能鬆手啲。我建議申請前,先去環聯TU查返自己份信貸報告,睇下有冇咩甩漏或者唔清楚嘅紀錄,執靚佢先。準備好最近三個月嘅入息證明(糧單、強積金供款紀錄、稅單),自僱人士就要預備埋公司利得稅單同埋銀行月結單,證明收入穩定。記住,誠實申報最緊要,亂報數好易穿煲。
批咗額點用?唔係借得晒就叫醒! 收到批核信,見到個額度,可能好開心,覺得有筆錢喺度standby。但千祈唔好見額度大就使大咗。循環萬應錢嘅精髓在於「循環」同「萬應」,重點係俾你隨時有需要先提取,唔需要一次過借晒。我嘅做法係,當佢係一個「超級後備錢包」。例如,明明有筆定期仲有個幾月先到期,但突然有件心頭好或者要交筆稅,咁我就會用萬應錢頂住先,等定期到期即刻還返,蝕少少息但賺咗方便。又或者,收到大額信用卡數,唔想俾咁貴息(信用卡年息通常廿幾厘起跳),就用萬應錢還卡數(記得要轉賬去信用卡戶口,唔係自己袋現金),慳返唔少利息。關鍵係,只提取「真正需要」嘅金額,唔好因為額度有廿萬就覺得要借夠廿萬。
還錢有學問:慳息係王道 呢個係最多人忽略,但最影響實際成本嘅地方。萬應錢計息係「每日結餘」計,年利率視乎你嘅信貸狀況同當時推廣,通常比私人貸款高少少,但遠低過信用卡。要慳息,最直接梗係「早還早着」。佢嘅好處係冇硬性規定每月要還幾多(當然有最低還款額,通常好低),還款期又冇定死。我嘅策略係:
1. 有閒錢即還: 一有額外資金,例如出咗雙糧、收到股息、甚至慳咗嘅錢,就立刻透過網上/手機銀行還返一部分落去。還多一萬,之後每日就慳返一萬嘅利息。
2. 設定自動轉賬還「多啲」: 唔好只還最低還款額!最低還款額可能只係幾百蚊,但剩低嘅本金繼續滾緊息,好唔抵。我會設定一個自動轉賬,每個月固定還一個我覺得舒服、又能有效減少本金嘅金額(例如借咗十萬,目標一年內清,每月還八九千)。
3. 善用「免息還款期」(如有): 有時滙豐會做推廣,新提取金額有特定免息還款期(例如30日或60日)。如果預計筆錢好快能回籠(例如等緊筆貨款),咁就要睇準呢啲期內提取同還款,真係可以慳到盡。
4. 留意匯率(外幣戶口): 如果你有外幣戶口嘅循環萬應錢,還款時要留意匯率波動。可以設定限價單,等匯率好時先兌換還款,或者趁低吸納外幣儲起備用。
最後叮囑:工具中性,在乎點用 循環萬應錢係一把雙刃劍。用得好,佢係你資金周轉嘅救生圈,幫你捕捉機會、避開貴息。用得唔好,就好易跌入「只還最低額」嘅陷阱,債務雪球愈滾愈大,利息支出蠶食你嘅財富。記住佢嘅利息成本係持續嘅,借之前真係要諗清楚用途同還款來源。我嘅宗旨係:短期周轉(幾個月內能清還)至好用,長期融資真係諗清楚利息成本,或者比較下私人貸款嘅實際年利率可能更划算。同埋,定期檢視自己嘅信貸報告,保持良好紀錄,咁先可以喺需要時,繼續享有呢種靈活性。
總之,靈活性係佢最大賣點,但自律同財務規劃先係令佢真正幫到你嘅關鍵。唔好俾個「萬應」嘅名呃到,以為係免費午餐。計掂條數,用得精明,佢先係你嘅「錢」途好幫手。
睇完即刻去check TU先!想問下如果TU分普通(唔係特別高),係咪申請額度會細好多?
講到還錢真係好有同感!以前就係只還最低,搞到筆數拖好耐,蝕好多息。而家學精咗,一有bonus即刻還一大舊。
想問下外幣戶口個萬應錢,如果借咗美金,但之後美金升咗,還港紙咪好唔抵?有冇咩對沖方法?
文中提到「免息還款期」推廣,通常喺邊度可以收到呢啲優惠通知?係咪要成日login網上銀行睇?
如果本身已經有其他私人貸款仲供緊,係咪會好難批到萬應錢?定係主要睇供款佔入息比率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