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站在廚房,面對一塊頂級牛扒,那種期待感總讓我心跳加速。記得幾年前,我在紐約一家老字號肉舖買到一塊厚切肋眼,回家後卻煎得乾巴巴,那一刻才明白,完美多汁的牛扒不是靠運氣,而是細節堆砌的藝術。從此,我花了無數週末實驗,從失敗中學到教訓,現在能自信地說:在家也能做出餐廳級水準。
選對肉是第一步,別被花俏包裝迷惑。我偏好澳洲或美國的草飼牛,部位選肋眼或紐約客,厚度至少兩公分,太薄的肉容易過熟流失肉汁。新鮮度看色澤,鮮紅帶點大理石紋脂肪最理想,冷凍肉解凍得放冷藏慢慢來,急著用微波爐只會破壞質地。記得有次貪便宜買了薄片,結果煎出來像鞋底,從此我只投資厚切。
準備工作別馬虎,牛扒從冰箱拿出來,得在室溫放三十分鐘以上。這點很多人忽略,冷肉下鍋會讓表面焦了裡面還生冷。簡單調味就好,海鹽和現磨黑胡椒足夠,別醃太久以免抽乾水分。我習慣煎前五分鐘灑鹽,讓它滲透卻不搶戲。鍋具的話,鑄鐵鍋是神器,它能儲存高溫,鑄鐵鍋的熱力均勻,讓梅拉德反應完美發生——那金黃焦脆的外皮,就是多汁的關鍵。
烹飪時火候要霸氣,中大火預熱鍋子到冒煙,加點耐高溫的酪梨油或葡萄籽油。牛扒下鍋那瞬間,嘶啦聲是美味的前奏,別急著翻動,靜置兩到三分鐘讓表面結殼。厚度兩公分的肉,每面煎兩分半鐘左右,五分熟最juicy。用指尖輕壓測試熟度,柔軟有彈性就對了。切記,頻繁翻動只會讓肉汁流失,像照顧嬰兒一樣溫柔對待。
煎好後最關鍵的一步:休息。直接切開?那肉汁會噴光光!我總讓牛扒在溫熱盤子上休息五到十分鐘,蓋張鋁箔紙保溫。這段時間,肌肉纖維放鬆,汁液重新分布,切開時粉紅肉心滲著誘人湯汁。搭配點烤大蒜或迷迭香,簡單卻昇華風味。上週朋友來家聚餐,我照這方法做,大家驚呼比米其林還讚,那一刻的成就感,比什麼都甜。
烹飪牛扒像人生,急不得也馬虎不得。從選肉到休息,每個環節都牽動結果。別怕失敗,多試幾次就會抓到節奏。今晚就挑塊好肉,點起爐火,讓廚房飄起幸福香氣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