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生記粥店必食推薦,在地人最愛粥品暖胃選擇 ...

生記粥店必食推薦,在地人最愛粥品暖胃選擇

2025-7-31 17:50:30 评论(1)

清晨六點的生記,蒸氣混著白粥香從鐵捲門縫鑽出,像隻溫柔的手招引過路人。老闆阿明正用兩尺長的木勺在龍骨湯鍋裡畫圓,米粒早已化進乳白湯底,只剩細密氣泡在鍋緣噗嚕作響。這鍋粥滾煮超過四小時,米水交融的稠度,得用勺背輕壓才能試出深淺——這是香港粥品的靈魂,也是生記三代人守著的鐵律。


最懂門道的老客總在七點前報到,塑膠凳還沒坐熱便揚聲:「一碗及第粥,豬潤要七分熟!」師傅聞言從冷藏櫃拎出粉肝,刀尖斜劃成透光薄片,用薑汁米酒稍醃。滾粥沖入碗裡的瞬間,豬潤邊緣微捲成淡粉蕾絲,配著豬肚絲與肉丸浮沉。舀一勺連粥帶料入口,嫩滑的豬潤裹著米漿滑入喉頭,肉丸咬開迸出陳皮香氣,老饕瞇眼輕嘆:「這才是醒神早餐啊。」


牆上泛黃菜單列著廿幾款粥品,但玻璃櫃前懸掛的當日鮮魚才是隱藏版美味。晨光剛照亮街角,魚販便扛來還在抽動尾鰭的龍脷魚。師傅指腹按壓魚身確認彈性,片魚時刀鋒貼著脊椎游走,雪白魚柳轉眼化作蝴蝶薄片。魚片粥上桌時撒滿蔥絲薑絲,滾燙粥底澆下逼出深海鮮氣。記得先嚐原味,感受米粒化開後湧上的魚鮮,再點幾滴土榨花生油,香氣竟能再翻三層。


若問什麼粥最見功夫,老師傅會掀開角落的陶甕。深褐湯底裡沉浮著淡菜乾與大地魚,這是用柴魚、蝦殼、豬骨慢煨六小時的艇仔粥底。舀起時得帶齊七寶:魷魚鬚捲成小圈,土魷脆片吸飽湯汁,浮皮炸得金黃如雲朵,還有魚片、肉絲、花生、油條碎。最妙是那匙炸米粉絲,咬下時「咔嚓」輕響混著海陸鮮香,像在嘴裡奏了段交響樂。


有對老夫妻每周三雷打不動來點豬紅粥。老闆特意用筒骨湯熬粥底,豬血切成骰子大小,滑進鍋裡滾兩滾就起鍋。撒大把白胡椒粉時,阿公總笑著提醒:「多些!驅寒氣嘛。」熱粥下肚,阿婆凍得發紫的指尖漸漸回血泛紅。這碗黝黑濃稠的粥,暖的不只是胃,還有港島濕冷冬季裡相依的體溫。


九點人潮漸散,老師傅倚著料理台抽菸斗。「從前漁民凌晨出海前,都來喝碗雙丸粥墊胃。」他指著牆上黑白照裡戴斗笠的身影。如今生記的粥仍用龍骨湯打底,米選泰國香米混東北珍珠米,大火滾開轉文火,米粒爆花時得不停攪動防黏鍋。這鍋尋常白粥裡,熬著香港人的勤勉與韌性。


當你在冷氣過強的辦公室打噴嚏,或宿醉後喉頭發苦時,總會想起生記那碗冒著白煙的粥。它不講究擺盤,沒有金箔魚子醬,卻能用最樸實的溫度告訴你:所謂人間至味,不過是讓身心妥帖的味道。



  • 豬潤粥的熟度控制超講究!上次要求全熟結果變橡皮擦,七分熟真是黃金比例
  • 生記的炸兩(油條)為什麼特別脆?泡進粥裡十分鐘還是咔滋響
  • 在地人偷偷說:下午三點去買外帶,老闆常多送半份魚腩粥渣
  • 請問艇仔粥的土魷在哪買?自己煮總是腥味揮之不去
  • 日本客戶來吃,他驚嘆粥底綿密程度像「液態的和菓子」
    2025-7-31 19:12:46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泡菜雷霆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22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