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嘅美國加息旅程,真係一場驚心動魄嘅過山車。作為一個喺金融圈打滾十幾年嘅老手,我親眼見證咗呢場風暴點樣重塑全球市場。記得年初嗰陣,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仲喺度放鷹,話要全力打擊通脹,結果一路加到7月,每次會議都係25個基點咁上,投資者個個心驚膽跳。但係到咗9月尾,情況突然轉彎,通脹數據開始回落,聯儲局放慢腳步,11月同12月索性暫停加息。呢啲變化唔單止影響華爾街,連我哋亞洲投資者都感受到震盪。
睇返2023年加息時間表,其實好有戲劇性。1月會議啟動第一波,市場即刻反應劇烈,標普500指數單日跌咗成2%,債券收益率飆升。跟住3月、5月同7月繼續加,每次25點,累積幅度夠晒勁,十年期美債息率一度衝上4.5%。點解會咁?通脹背後嘅原因,唔止係供應鏈問題,仲有俄烏戰爭推高能源價,同埋勞動力市場過熱。我記得當時同班老友傾計,大家都擔心加息會拖垮經濟,尤其係中小企借貸成本暴增,唔少公司頂唔順要裁員。
市場趨勢方面,2023年真係一個大考驗。加息初期,美元強勢到爆,兌歐元同日元升咗唔少,搞到新興市場貨幣貶值,好似土耳其里拉就跌到阿媽都唔認得。股市方面,科技股首當其衝,納斯達克指數上半年跌咗十幾趴,因為高增長股對利率敏感嘛。但係奇怪嘅係,到咗下半年,當加息暫停信號出嚟,市場又反彈返,價值股同能源股反而跑贏。債市就更複雜,短期債收益率高企,吸引咗啲保守投資者,但長債就波動大,我親身試過買入長債ETF,結果俾利率預期搞到蝕咗筆。
講到投資應對策略,我嘅經驗話俾我知,唔好一味追風。2023年頭,我建議客戶分散風險,將資金分去實物資產同防禦性股票,好似必需消費品同醫療保健板塊,結果真係幫佢哋避過一劫。而家回望,最緊要係保持耐性,加息尾聲往往係機會期。例如債券市場,當聯儲局暗示暫停,就可以考慮鎖定高息短債,或者慢慢建倉成長股。仲有,唔好忽略現金流管理,我見過太多人貪高息借貸投資,最後俾利息壓垮。總體嚟講,2023年教識我哋,市場永遠變幻莫測,但根基穩嘅策略先係贏家。
加息對房地產市場影響點樣?我喺美國有投資出租屋,而家租金收入好似頂唔順利率升。
2024年如果減息開始,係咪應該轉向科技股?定係繼續揸住價值股穩陣啲?
亞洲市場點應對美元強勢?我擔心新興市場債券會再跌。
點解聯儲局突然轉鴿派?背後有冇政治因素影響?
債券ETF而家入場時機好唔好?定係等明確減息信號先出手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