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義德道,實踐道德智慧的終極生活指南

義德道,實踐道德智慧的終極生活指南

2025-7-31 17:49:43 评论(1)

午後暴雨剛停的菜市場,積水映著灰濛濛的天光。賣菜阿婆駝著背,把最後一把被雨打蔫的空心菜遞給客人,接過皺巴巴的鈔票時,指尖都是泥垢。客人轉身嘀咕:「菜都爛了還賣原價…」阿婆沒聽見,只是低頭數著零錢,一枚一枚,像在數日子。這畫面突然讓我喉頭發緊——我們每天斤斤計較的「值不值」,究竟用什麼當秤錘?是銅板,還是心裡那把生鏽的良心尺?


「義德道」這三個字,聽起來像古籍裡剝落的金漆,沉甸甸的。拆開看,「義」是行為的準繩,像古人說的「義者,宜也」,該做的事,刀山火海也得跨;「德」卻是向內長的根系,是夜深人靜時,你獨自咀嚼滋味的坦然;最後那個「道」,玄得很,像林間霧氣,摸不著卻浸透衣衫,是萬物運行時,齒輪咬合的那聲嘆息。這三者纏成一股繩,勒進皮肉裡,才是活著的重量。


朋友開咖啡館,堅持用貴三成的公平貿易豆。疫情時快撐不住,房東主動降租,只說:「看你對烘豆師都分利潤,這年頭少見。」這不是慈善,是「義」的漣漪——當你對看不見的非洲農夫守義,房東對看得見的你也鬆了手。道德智慧從來不是聖人專利,是市井裡交換的體溫,是老闆少算你十塊錢,你下次多買兩把蔥的默契。


西方人談「德性倫理學」,亞里斯多德說美德是「中道」,像走鋼索。勇氣過了頭變莽撞,節制太嚴苛變吝嗇。這和東方的「過猶不及」撞出火花。我在東京見過匠人修陶器,金漆補裂痕,太厚掩了本色,太薄撐不住力。所謂實踐,不就是捧著自己這只裂紋陶碗,日日斟酌金漆的份量?


最難的不是做選擇,是選擇後的承擔。以前公司主管A,為保團隊捅了簍子自己扛,降職調邊疆;主管B把過錯推給下屬,步步高升。五年後,A被當初的客戶挖角當合夥人,B卻因無人敢合作而沉寂。當下吃虧的「義」,時間會熬成別人眼裡的「德」。這不是雞湯,是人性市場裡的硬通貨——信任。


深夜急診室最能照見義德道。實習醫生連熬三夜,替沒錢的阿嬤墊掛號費;護理師握著癌末病人的手聽遺言,錯過接孩子下課。他們身上有種奇異的平靜,像暴風眼中心。那不是犧牲的快感,而是明白自己正站在「該在的位置」上。這種確信,比任何成功學都讓人挺直脊樑。


實踐不必轟烈。超市結帳多找兩百,你追出去還;鄰居陽台棉被淋濕了,順手扯進騎樓;甚至只是網路論戰時,把「你白癡啊」刪掉改成「我聽懂你意思了」。道德智慧藏在喉頭滾動又吞下的那秒鐘,藏在指尖縮回又伸出的那寸距離。


暴雨那日的賣菜阿婆,後來我常光顧。有次遞上整鈔說不用找,她卻執意塞來三個橘子:「少年人,做生意不是討錢,是討個公道。」橘皮清香混著泥味竄進鼻腔。我忽然懂得,義德道從來不是雲端指南,是生活這片泥濘菜場裡,用銅板與橘子交換的,那份紮紮實實的公道。



  • 「主管A與B的例子太真實!但現實中更多是B升官A消失吧?如何在堅持時不被當傻子?」
  • 「文中的房東降租根本夢幻情節我遇過按合約漲租的房東還得意說『這就是商場智慧』」
  • 「把金繼修陶比喻道德實踐太精準!可當碗碎成粉怎麼辦?犯過大錯的人還有機會『補金』嗎?」
  • 「好奇東西方的中道思想差異?像日本人『不給人添麻煩』算義還是德?」
  • 「追兩百塊還店員結果被翻白眼,這種熱臉貼冷屁的實踐怎麼調適?」
    2025-7-31 18:29:36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星图绘客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24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