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三年前搬新家時,我為了挑個好馬桶跑遍台北各大賣場,結果買了個號稱節水卻老是堵塞的款式,害我多花錢請師傅來修。那次經驗讓我學到,選馬桶不是看外表漂亮就好,得從尺寸、材質到功能都細細考量。畢竟,這是每天都要用的東西,用得不順心,生活品質就大打折扣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年累積的心得,從選購到清潔,一步步幫你避開坑。
先談選購技巧吧。尺寸是關鍵,尤其小浴室得注意坑距——就是馬桶排水孔到牆壁的距離,台灣常見30或40公分。量錯的話,安裝時會卡住或留縫隙,藏污納垢。材質方面,我偏好陶瓷一體成型的,耐用又不易裂,像TOTO或凱撒的入門款,價格約八千到一萬五台幣,用五年還像新的。功能上別迷信智能馬桶,除非預算夠,否則基本沖水系統更重要。虹吸式比直沖式安靜省水,沖力也強,我試過在特力屋比較,虹吸式一次沖掉五張衛生紙都沒問題,直沖式常得沖兩次,浪費水又煩人。
清潔方法呢,很多人用錯方式反而傷馬桶。日常保養,我會每週用白醋加小蘇打泡半小時,輕鬆去水垢,比市售清潔劑環保。頑固黃漬的話,拿牙刷沾牙膏刷,效果意外好——這招是從老一輩學來的,天然不傷陶瓷釉面。萬一堵塞,別急著用通樂,先倒熱水軟化,再用吸盤輕壓,多數情況能搞定。記得定期檢查水箱零件,橡膠墊圈老化會漏水,換一個才幾十塊,省下大筆水費。
說到深度,我覺得馬桶選購反映生活哲學。你花錢買的不是器具,而是每天的舒適感。像我後來換了節能標章的款式,每月水費少兩成,環保又省錢。清潔時,養成隨手刷的習慣,避免累積污垢,心情也跟著清爽。總之,別小看這日常小事,它默默定義你的居家品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