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灣仔的街頭,那股老香港的氣息撲面而來,彷彿時光倒流。舊灣仔警署就靜靜佇立在皇后大道東,紅磚外牆爬滿藤蔓,陽光灑落時,斑駁的痕跡訴說著九十年的風霜。記得第一次踏進這裡,是在一個潮濕的午後,雨水從屋簷滴落,空氣裡混著舊書和木頭的氣味,瞬間把我拉回殖民時代的喧囂。
這棟建築建於一九三四年,當年是香港警隊的心臟,不只處理日常案件,還見證了二戰的烽火。日軍佔領期間,警署被徵用為指揮部,牆角至今還留著彈痕,像無聲的證人。戰後,它重回警務,直到二零零零年退役,才轉型為古蹟。我常想,那些曾在此值勤的老警員,是否在深夜巡邏時,聽到過鬼魅般的腳步聲?傳說中,地下室有條秘密通道,通往維多利亞港,用來緊急撤離,可惜現在封閉了,只留給遊人無限遐想。
懷舊的故事藏在細節裡。警署的拱形長廊,曾是犯人押送的必經之路,石階磨得光滑,踩上去彷彿能感受到當年的沉重。導覽員老陳分享過一個軼聞:五十年代,有位警長在這裡破獲大案,卻因愛上嫌犯的妻子而隱退,成了灣仔茶餐廳的常客。這種人性糾葛,讓冰冷的建築活了起來。每次參觀,我都會駐足在舊拘留室前,鐵欄杆鏽跡斑斑,想像那些被關押者的絕望與希望,歷史從不是教科書的枯燥敘述,而是血肉交織的日常。
導覽的秘訣,在於避開人潮與挖掘隱藏寶藏。最好選平日早晨九點前抵達,那時光線柔和,遊客稀少,能獨享建築的寧靜。別只盯著主展廳,繞到後院的檔案室,那裡展出罕見的警務文物,像一九四七年的配槍日誌,手寫筆跡透著時代的溫度。互動區的虛擬實境體驗必試,戴上頭盔,你就能化身五十年代警員,巡邏灣仔夜市。記得帶本筆記,隨手畫下建築的哥德式窗花,它們在午後斜陽下,會投射出魔幻的光影。
舊灣仔警署不只是一個景點,它是香港的記憶容器。站在頂樓天台,眺望維港的摩天大樓,新舊對比下,更能體會這座城市的韌性。或許,歷史建築的價值,就在於讓我們停下腳步,思考自己是誰,從何而來。下次你來香港,別只衝著購物,花一個下午在這裡漫步,讓磚瓦間的迴聲,帶你穿越時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