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茶果嶺道周邊必訪秘境與美食攻略

茶果嶺道周邊必訪秘境與美食攻略

2025-7-31 17:49:19 评论(1)

穿過觀塘工廠大廈的鐵皮屋簷,轉進茶果嶺道那刻,空氣忽然鬆了下來。不是什麼著名景點,沒有遊客喧囂,這裡的時間像被遺忘的舊鐵盒,生鏽了,卻封存著最濃的香港草根氣味。我總愛在午後晃到這裡,逃離冷氣房的僵硬,讓腳步跟著斜坡起伏,每一次轉角,都可能撞見半世紀前的香港。


別被「道」字騙了,它更像一條蜿蜒的村落臍帶。最不能錯過的是藏身屋邨後的「茶果嶺村」。紅磚屋、鐵皮頂、縱橫交錯的窄巷,晾衣竹竿橫跨兩邊屋簷,花布衫褲在風裡飄。這裡沒有重建的簇新感,牆角青苔、剝落的灰泥、門前供奉的土地神龕,都是活著的歲月痕跡。蹲坐門檻搖扇的老伯,眼神溫和,點頭便是招呼。轉角處的「廣記士多」,玻璃櫃裡躺著自製的缽仔糕、鬆糕,老闆娘掀開木蓋,白煙混著米香撲來,買一塊捧在手心溫熱,甜度剛好,是古早的踏實。


肚子餓了,別指望連鎖店。鑽進牛頭角街市熟食中心,二樓的「新園興記燒臘飯店」是街坊的寶藏。未到午市,斬料檯前已排起人龍。掛爐燒鴨油亮焦糖色,師傅手起刀落,利落清脆。點一碟燒鴨瀨粉,鴨皮脆得像薄紙,肉嫩多汁,靈魂是那勺秘製梅子醬,酸甜醒胃,平衡了鴨油的豐腴,澆在湯粉上,連湯都喝光。旁邊阿姐推車賣的「懷舊碗仔翅」,勾芡不重,真材實料看得到木耳絲、肉絲,灑一把胡椒粉,淋幾滴麻油,簡樸卻鮮香暖胃,是風雨飄搖時最可靠的慰藉。


若想找點野趣,沿茶果嶺道往海濱方向走,隱約可見「茜草灣」的入口。穿過雜草叢生的小徑,豁然開朗。廢棄的石礦場遺址,巨大岩壁如被巨斧劈開,裸露的肌理粗獷蒼涼,沉默地面對維港。這裡曾是香港重要的花崗岩產地,如今機器聲歇,只餘海浪拍打石岸的迴響,與對岸繁華的鯉魚門海鮮舫遙遙相望,荒涼與熱鬧形成奇異對話。坐在傾頹的石墩上,看鏽蝕的鐵軌半沒入土中,野草從縫隙掙扎而出,生命的韌性在此無聲上演。黃昏時分,夕陽把岩壁染成金紅,是最魔幻的時刻。


回程前,別忘了到「偉業街」一帶的舊工廠大廈樓下尋寶。「鴻圖茶餐廳」的熱奶茶,茶膽醇厚,撞入絲滑的淡奶,溫度燙口卻令人上癮,配一個酥皮蛋撻,是地道下午茶儀式。附近轉角還有家不起眼的車仔麵檔,自製辣醬是靈魂,香辣中帶複雜的豆豉鹹香,撈麵一流。這些小店沒有華麗裝潢,靠的是街坊口耳相傳的真功夫。


茶果嶺道一帶,沒有打卡聖地的浮華。它的魅力在於那份未經修飾的「真」—— 老村的生活脈動、街市的鑊氣蒸騰、廢墟的滄桑低語、街坊小店的實而不華。每一步踏下去,都是踩在香港歷史的粗糲紋理上。它提醒你,在飛速流轉的都市心臟邊緣,仍有這樣一個角落,固執地以自己的節奏呼吸,等待懂得慢下來、細細品味的人。



  • 礦場遺址那邊草長得好高,穿短褲去會被割到,建議穿長褲防刮!上次看到有人帶小朋友去,要小心碎石坡。
  • 燒鴨飯的梅子醬真的絕殺!請問老闆有單賣醬料嗎?想買一瓶回家拌麵
  • 茶果嶺村還有住人嗎?看照片屋頂都生鏽了,感覺好危險,政府沒打算清拆重建?
  • 版主說的偉業街車仔麵,是不是下午四點後才開檔那家?他們家的豬皮蘿蔔超入味,但常常賣光要早去。
  • 廢礦場看日落要帶驅蚊水!上次被叮了十幾個包,但維港夜景襯著廢墟的剪影,痛也值得。
    2025-7-31 18:40:02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智启微光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684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