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第一次拿起老舊的菲林相機,那種沉甸甸的手感,讓我瞬間掉進時光隧道。數位時代的快節奏下,菲林攝影卻像一杯慢煮的咖啡,香醇又耐人尋味。它教會我耐心,每一張照片都無法預覽,只能憑直覺按下快門,等待沖洗時的驚喜或失落。這份不確定性,反而讓影像更有靈魂,彷彿每一幀都藏著故事。
談到選購菲林相機,新手常被五花八門的機型搞昏頭。我會建議從簡單的開始,比如一台可靠的35mm相機。預算有限的話,二手市場是寶庫,Nikon FM2或Canon AE-1都是經典選擇,耐用又易上手。重點是檢查快門是否順暢,鏡頭有無霉斑,別被外表騙了。記得我第一台相機是從跳蚤市場淘來的,花不到兩千台幣,卻陪我走過無數旅程。如果預算寬裕,考慮Leica M系列,它的測距儀設計讓構圖更直覺,但別忘了,相機只是工具,背後的創意才是主角。
拍攝技巧方面,菲林不像數位能即時修正,曝光控制得靠經驗累積。我習慣隨身帶個手持測光表,尤其在陰天或逆光時,避免整卷報廢。構圖上,試著用黃金比例,把主體偏離中心,畫面會更生動。膠卷選擇也關鍵,新手從ISO 400開始,它寬容度高,室內外都好用。黑白卷如Kodak Tri-X,能凸顯質感,適合街拍;彩色卷如Fujifilm Superia,色調溫暖,拍人像特別有味道。沖洗過程更是一門藝術,自己動手的話,暗房裡的紅光下,看著影像慢慢浮現,那種成就感無可比擬。
學習菲林攝影,難免踩坑。我有次在東京街頭拍了一整天,才發現膠卷沒裝好,整卷空白,心都碎了。但正是這些教訓,讓我更珍惜每次快門。別怕失敗,拿起相機走出去吧,城市角落、山野風光,都能成為你的畫布。菲林不只記錄影像,更封存了當下的情感與溫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