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葉劉淑儀的成功故事與職場智慧分享

葉劉淑儀的成功故事與職場智慧分享

2025-7-31 17:49:09 评论(1)

那天下午,陽光灑進香港中環的咖啡館,我翻開一本舊雜誌,目光停在葉劉淑儀的專訪上。這位從律師事務所一路闖進政壇的女性,故事裡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轉折。記得她初入政府時,面對九七回歸的動盪,許多人勸她避開風口浪尖,她卻選擇留下。那時香港保安局缺人,她二話不說接下挑戰,每天只睡四小時,硬是把混亂的移民政策理出頭緒。旁人笑她固執,她只淡淡回應:「風浪裡站穩,才能看清方向。」


葉劉的職場哲學從來不是教科書式的教條。SARS爆發那年,她擔任保安局長,全城恐慌。醫院擠滿病患,媒體天天追問對策,壓力像山一樣壓來。她沒躲進辦公室,反而戴上口罩直奔前線,和醫護蹲點討論隔離措施。深夜開會時,團隊爭執不休,她突然拍桌:「與其吵誰對誰錯,不如想想怎麼救人。」這句話成了轉捩點,後來香港的防疫網被譽為典範。她常說,危機不是絆腳石,是磨刀石——磨出的是決斷力,更是人性溫度。


很多人好奇她如何平衡鐵腕與柔軟。早年當律師,她替弱勢打官司,常分文不取;從政後推動教育改革,卻被罵「冷血」。有次立法會辯論,議員當眾羞辱她的提案,她靜靜聽完,起身反問:「您批評的是政策,還是我的性別?」全場啞然。她私下分享,職場的智慧在於「把情緒裝進口袋」——憤怒時先數三秒,委屈時翻出初心照片看看。這種修煉不是天生,是跌過跤換來的。當年競選立法會失敗,她躲在家裡哭了一整夜,隔天照常開記者會,笑容沒少半分。


葉劉的故事最打動我的,是她對「失敗」的重新定義。五十歲那年,她辭官赴美讀書,同學全是小她二十歲的年輕人。有人嘲諷:「高位不要,跑去當老學生?」她在部落格寫道:「落後時,彎腰學習比挺直裝懂更需要勇氣。」那兩年,她啃英文論文到凌晨,回港後創辦匯賢智庫,培育青年領袖。如今七旬的她,依然每周開直播談時政,彈幕飄過惡評也不刪。她笑說:「職場如海浪,退潮時積蓄力量,漲潮時才能衝得更遠。」這種韌性,不是成功學口號,是血淚熬成的老火湯。



  • 葉劉處理SARS的細節讓我震撼,現在疫情又起,她當年的方法還能適用嗎?
  • 作為年輕職場女性,常被說「太強勢」,請問如何像她那樣柔軟卻不失立場?
  • 她赴美讀書那段好勵志!中年轉行需要哪些心理準備?
  • 匯賢智庫培養了哪些人?想聽更多青年計畫的實例。
  • 文中提到她面對批評不刪留言,這種心態怎麼練出來的?
    2025-7-31 19:11:31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毛豆宇航员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11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