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五在台北車站掏悠遊卡時,那個熟悉的硬質觸感沒出現,心裡「咯噔」一下。皮夾暗格空了,只剩下零錢和幾張皺巴巴的發票。身分證,不見了。那種瞬間頭皮發麻、胃部翻攪的感覺,相信不少人都體會過。不是怕被撿走做壞事,而是想到接下來要面對的補辦流程,就一個頭兩個大。別慌,這條路我剛走完,熱騰騰的經驗,連同那些官方文件上沒寫清楚的細節,一併整理給你。
第一步不是衝去戶政事務所,而是「確認它真的消失了」。冷靜!把包包、外套口袋、甚至昨天穿過的褲子全翻一遍。我當時不死心,沿著早上走過的路線來回掃了兩趟,連便利商店的櫃檯都問了,最後在計程車隊的協尋系統裡死心。如果確定遺失或被竊,記得撥打「110」備案,員警會開立「遺失物報案證明單」。這張紙很重要嗎?老實說,單純補辦身分證不一定強制要它(除非你擔心被冒用),但阿sir提醒我:「有報案,法律上對你比較有保障。」我還是乖乖拿了那張薄薄的單子。
真正進入補發程序,關鍵是「帶對東西」。衝去戶政事務所才發現缺件,絕對會讓人想撞牆。必備三樣:
1. 戶口名簿正本:這是最多人卡關的!不是影本,是那本深綠色或咖啡色、可能被家裡長輩收在神桌抽屜裡的正本。如果找不到,得先補辦戶口名簿(對,又是另一筆規費和流程)。我媽一邊唸我粗心,一邊從她珍藏的鐵盒裡挖出我們家那本泛黃的簿子。
2. 符合規格的大頭照:別拿五年前青春無敵的那張!最近兩年內拍攝、正面、露耳、不遮眉、背景純白。重點是「光線自然均勻」。我貪快在捷運站快拍機搞定,結果戶政人員委婉地說:「先生,您這張額頭反光有點嚴重…建議重拍。」隔壁櫃檯的阿伯更慘,照片背景是淺藍色,直接被退件。多花一次錢事小,延誤時間才嘔。
3. 印章:隨便一個你有在用的舊印章就行,不需要特別去刻。沒帶?現場簽名也可以。
至於前面提到的「遺失報案單」,我補辦時承辦人員沒主動要看,但我還是主動附上了,圖個心安。費用是新台幣200元規費,收現金。
地點選擇比想像中彈性。除了戶籍地的「戶政事務所」是正解,現在還能「跨區辦理」!我戶籍在文山區,但當天在信義區工作,直接殺到信義戶政,省下跨越大半個台北的時間。全台任一戶政事務所都能辦。更棒的是,有些鄉鎮市公所也有「戶政便民工作站」(名額有限,最好先電話問),對偏遠地區居民是福音。出發前,強烈建議上「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」或打去你要去的那間確認服務時間,有些小地方的辦公室下午只開到四點半。
流程比預期中快。抽號碼牌、文件給櫃檯、核對資料、繳費、拍照(如果你沒帶照片或照片不合格,大部分戶政所內有拍照服務,但費用另計且品質…看運氣)。承辦人員會給你一張收據,上面有領證日期,通常7個工作天就能領新證。領證時要帶這張收據和印章(或簽名)。
幾個血淚小提醒:照片規格是地雷區,務必嚴格遵守;戶口名簿正本別忽略;如果身分證是「毀損」(例如被洗衣機攪爛、被狗啃了)而非遺失,記得把殘骸帶去,規費只要50元!補辦期間如果需要身分證明,戶政所可以馬上開立「臨時證明書」(有效期限三個月)。最後,拿到熱騰騰的新身分證那一刻,我立刻跑去買了個有拉鍊的耐用卡夾。這種麻煩事,真的一生一次都嫌多。
照片背景純白真的很嚴格!上次自拍以為白色牆壁可以,結果說不夠白偏米黃,重拍兩次才過,建議直接找專業照相館。
規費200元覺得有點貴而且等待七天沒有身分證真的很不方便,銀行、辦門號都卡住,不能更快嗎?
請問如果人在國外把身分證弄丟了,可以委託家人代辦嗎?需要什麼額外文件?急!
分享:南港戶政所有提供免費拍照服務(雖然要排隊),而且承辦阿姨超親切,主動提醒我領證前三天先電話確認製作好了沒,省得白跑一趟。
臨時證明書原來可以馬上開!上次不知道,白白焦慮了一個禮拜沒法辦事情,這資訊太重要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