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年體重計數字衝破七十公斤,牛仔褲扣不上時,我對著鏡子哭了。不是為那圈腰間肉,是突然驚覺: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個連自己都嫌棄的陌生人。辦公桌抽屜裡塞滿代餐包,手機記錄著各種號稱「一週瘦五公斤」的極端食譜,甚至試過連續三天只喝檸檬楓糖水。結果?體重像溜溜球上下彈跳,臉色蠟黃,爬兩層樓梯就喘得像破風箱,月經整整三個月沒來。在診所裡,頭髮花白的老醫師沒開藥,只把聽診器擱在桌上,嘆了口氣:「妹妹,身體不是敵人,妳在跟它打仗啊。」那句話像根針,刺破了我所有自以為是的瘦身迷思。
真正的改變是從冰箱開始的。我丟掉那些貼著「低脂」「零卡」卻成分複雜的加工食品,學著跟「原型食物」做朋友。早上那杯喝慣的三合一咖啡,換成黑咖啡加一匙真正從蜂巢刮下的蜜;午餐的油膩便當,變成自己前一晚準備的便當盒——一拳頭糙米飯,鋪滿清燙雞胸、炒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地瓜葉輪著來),再點綴幾片油亮的烤杏鮑菇。調味極簡:海鹽、蒜末、冷壓橄欖油,偶爾擠點新鮮檸檬汁提鮮。最關鍵的「魔法」,是餐餐不忘先喝一大杯溫開水,再吃一大筷子蔬菜,最後才碰飯和肉。這個順序,讓胃像被溫柔地預先鋪了層緩衝墊,飽足感來得紮實又從容。
運動?別被那些健身房廣告嚇著。我的「動」法,是讓身體「醒過來」。清晨六點,社區中庭那排老樟樹下,是我的主場。不跑不跳,就「快走」。腳跟先著地,腳掌滾動到腳尖蹬出去,手臂自然前後擺,速度維持在能微微出汗、能說話但無法唱歌的程度。聽著耳機裡的Podcast或鋼琴曲,三十分鐘像被風吹走。下雨天也不怕,客廳地毯就是伸展台——鋪開瑜珈墊,跟著YouTube影片做「陰瑜珈」,每個伸展動作停留三分鐘,感覺肌肉深處像被溫水浸泡的茶葉,慢慢舒展。睡前十分鐘更固定:關燈,點一盞小燭臺,做「靠牆靜蹲」。背貼牆,膝蓋彎成九十度,想像自己穩穩坐在一張隱形椅子上。大腿前側痠到發抖時,腦子裡的雜念反而沉澱了。這不是燃脂爆汗,是幫緊繃整天的身心「關機」。
遇到親友聚餐,麻辣鍋、薑母鴨當前怎麼辦?我的秘訣是「擇食」而非「絕食」。湯頭選昆布或番茄鍋,避開浮著厚厚辣油的湯底;鴨肉照吃,但去皮,且第一輪就夾好自己要吃的份量放小碟子裡,不再追加;沾醬用生辣椒末、白醋、蘿蔔泥加點薄鹽醬油,香氣十足又不油膩。甜點環節?大方點一碗熱的桂圓紅棗銀耳湯,舀兩匙,細細品嚐那天然的甘潤。重點是:吃到七分飽就放下筷子,笑著幫大家倒茶聊天。幾次下來,朋友反而佩服:「妳這樣吃,比我們拼命忌口還優雅有效!」
現在的我,體重停在五字頭已三年。腰間仍有軟肉,坐下時大腿還是會攤平,但鏡子裡那個人,眼神有光,爬樓梯能一步兩階,生理期像瑞士鐘錶般準時。瘦身從來不是抵達某個數字碼頭,而是學會在生活長河裡穩穩掌舵——吃進去的每一口,是滋養而非懲罰;身體的每一次伸展,是對話而非征伐。當妳不再把身體當戰場,它自會回報妳一片從容生機的沃土。這條路沒有祕密,只有對自己溫柔的誠實。
戒糖系指完全唔加糖?連水果嘅天然糖都唔食?定系避開精製糖?我試過戒到頭痛手震成日嫌自己肥拼命節食,原來係對自己最殘忍嘅暴力
中意呢種貼地分享!尤其火鍋擇食法好實用,聽日打邊爐就試下妳個白醋辣椒沾醬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