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的粽葉香還沒散盡,翻開農民曆突然愣住——今年竟藏著兩個農曆五月。小時候總聽阿嬤叨念「雙五月」,灶腳飄來燉豬腳的醬香,那氣味成了記憶裡的閏月印記。多年後才懂,這多出來的一個月,是老祖宗與天爭時的智慧結晶。
閏月像時光的摺紙藝術。太陽年365天,農曆年卻只有354天,每年悄悄「虧空」11天。古人發現,十九個春秋裡埋著七次「時間縫隙」,便將多出的月份像補丁般織進歲月裡。今年這個「雙五月」,恰是第七枚補丁,讓秧苗與梅雨、稻穗與秋陽在漫漫時光裡終能重逢。
閏五月的豬腳麵線不只是習俗(解說:十九年七閏法,每2-3年置一閏月)。幼時看阿嬤用麻繩捆蹄膀,紅燒汁在砂鍋裡咕嘟冒泡,她總說:「多活一個月是福氣,要用油水潤一潤。」如今才參透,這儀式是對無常的溫柔抵抗——用糯軟的膠質黏住歲月裂痕,用長長的麵線牽住親緣。在屏東潮州見過更古早的作法:豬腳佐山野刺蔥,苦澀清香壓住油膩,像極了人生的況味。
這多出來的時光,現代人自有新解法。朋友把閏五月當成「人生復位鍵」:原本擱置的陶藝課報名了,書架上蒙塵的《茶經》開始每日讀兩頁。我則在兩個五月的交界日,將樟木箱裡的老繡片翻出來曝曬。潮州繡娘用金線勾勒的牡丹,在雙倍梅雨季裡竟未生黴斑,彷彿時光在此處格外寬厚。
職場上更見妙用。同事將專案切割成「前五月」與「閏五月」,前者衝刺績效,後者修補人際裂痕——請曾經爭執的客戶喝東方美人茶,在茶香裡重啟對話。業務主管更絕,把業績目標除以13而非12,業務員眼見數字驟降,士氣竟隨之翻漲。這偷來的時日,成了壓力鍋裡的減壓閥。
雙五月的星象也暗藏玄機。今年閏月期間,金星將在日落時分攀上柳樹梢頭(解說:金星合月天象),古人稱「太白犯柳」,主姻緣變動。單身者不妨在暮色裡散步,或許轉角遇見的剎那,星光正落在你們肩頭。若想安度星象波動,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的月老紅線,據說在閏月加持下特別靈驗。
當陽曆六月二十六日閏月結束那夜,記得煮鍋紅豆湯圓。紅豆驅邪,湯圓團圓,為這偷來的時光畫個甜潤句點。就像鹿港老師傅說的:「閏月是老天爺多給的稿紙,有人寫滿瑣碎帳目,有人題了首絕句。」你準備如何書寫自己的雙五月?
「阿嬤的豬腳秘方能分享嗎?我媽堅持用可樂滷,說肉質更Q,但總覺得少了古早味」
「在馬祖當兵遇過閏四月,老士官長說『雙春夾閏月,婚宴擺到累』,那年連上真有五個同梯結婚!」
「現代人早用西曆,何必糾結農曆閏月?文章過度美化傳統了吧」
「補充冷知識:清代曾刪除閏五月,因與毒月(五月)重疊被視為大凶,直到道光年間才恢復」
「把專案分兩段這招太實用!剛說服主管把Q3目標微調,團隊焦慮感瞬間降低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