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仔這個地方,每次去都讓我口水直流,不只是因為海風吹來那股鹹鹹的味道,更是那些藏在街角巷尾的寶藏美食。記得去年夏天,我特意飛過去一趟,不是為了看維港夜景,而是為了重溫那些童年記憶裡的小吃攤和熱鬧的海鮮大排檔。香港仔不像中環那麼光鮮亮麗,卻有種樸實的魅力,一走進市場,那股混合著魚腥和炸物的香氣就撲面而來,瞬間勾起食慾。
說到地道小吃,不得不提這裡的魚蛋粉,簡直是靈魂級的存在。我常去的那家老字號在鴨脷洲大街,老闆娘是個爽快的大姐,每次見面都熱情招呼。她家的魚蛋是用新鮮鯊魚肉手工打製,咬下去彈牙又鮮甜,配上那碗濃郁的牛骨湯底,湯頭熬了整整一天,入口滑順帶點微辣,一碗下肚整個人都暖起來。價格也親民,才二十港幣左右,記得避開午餐高峰,不然得排上十幾分鐘隊。另一個不能錯過的是碗仔翅,那種街頭小攤的版本才最地道,我偏愛在黃昏時分去海濱公園附近那攤,老闆是個白髮阿伯,他用雞湯慢燉翅絲,加點醋和胡椒粉,熱騰騰地端上來,湯汁濃稠到能掛勺,每一口都是滿滿膠質感,吃完連嘴唇都黏黏的,超滿足。
海鮮餐廳的話,香港仔可是天堂級別,尤其那些靠海的館子。我最愛的是「珍寶海鮮舫」旁邊那家不起眼的小店,名叫「漁民之家」,外表看起來舊舊的,但走進去就像進了寶庫。老闆是三代漁民出身,他推薦的椒鹽瀨尿蝦必點,蝦子當天從碼頭直送,炸得外酥內嫩,撒上特製椒鹽粉,鹹香中帶點微麻,配啤酒一流。另一家是「海鮮大排檔」,在避風塘邊上,晚上去最棒,燈火通明下點一桌清蒸石斑,魚肉嫩到用筷子一夾就散,淋上豉油和薑蔥,鮮味直衝腦門。價格中等,兩個人吃大概四五百港幣,記得提前訂位,旺季時常爆滿。
這些美食不只是填飽肚子,更承載著香港仔的在地故事。每次坐在海邊啃著小吃,看著漁船進出,總覺得時間慢了下來。如果你有機會來,別只顧著拍照,坐下來好好品嚐,那種滋味會讓你念念不忘。當然,口味因人而異,我的最愛未必是你的菜,但親自走一遭,保證不會失望。
瀨尿蝦聽起來好誘人!請問漁民之家有素食選項嗎?我朋友吃素,想帶他一起去試試。
碗仔翅的湯底是用雞湯熬的?那對不吃肉的人會不會有替代品?我上次去香港沒找到合適的。
海鮮大排檔的清蒸石斑,價格四五百是港幣還是台幣?能刷卡嗎?怕現金不夠。
魚蛋粉的牛骨湯底會不會太油膩?我腸胃敏感,有清淡點的推薦嗎?
珍寶海鮮舫現在還營業嗎?聽說之前整修,想確認最新狀況再規劃行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