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麗晶軒厚重的木門,那股熟悉的複合香氣就纏了上來——老火湯底的深沉醇厚、點心蒸籠飄散的熱騰水氣,還有若有似無的頂級燒臘焦香。這不是第一次來,但每次踏入,心裡總會湧起一種近乎儀式感的期待。今晚,就讓舌頭帶路,重溫幾道刻在味蕾記憶裡的頂級粵味。
那道「琉璃金磚燒鵝」,說是鎮店之寶絕不為過。鵝皮烤得透亮,真真如同上好的黃琉璃,薄脆得驚人。師傅手起刀落,「咔嚓」一聲輕響,伴隨油脂細微的迸裂聲,香氣猛地炸開。夾起一塊,皮脆肉嫩得不像話,豐腴的鵝油香在口腔裡溫柔地化開,底下墊著吸飽精華的芋頭,綿密鬆化,鹹香中透著絲絲清甜。這道菜,功夫全在火候與時間的拿捏,多一分則焦苦,少一分則膩滯,眼前的完美,是廚房裡無數個晨昏的淬煉。
湯品是粵菜靈魂。點了「海底椰川貝燉螺頭」,湯色清澈見底,入口卻是濃郁到骨子裡的鮮甜。海底椰的潤、川貝的微甘、老雞火腿吊出的深邃底蘊,全數融進厚實的螺頭肉裡。喝一口,溫熱從喉頭滑落,暖意瞬間蔓延至四肢百骸。侍者輕聲提醒,這湯足足燉了六個時辰。時間,在這裡成了最奢侈的調味料。
驚喜往往藏在看似平凡處。「黑松露百花釀玉簪」便是如此。選用粗壯新鮮的蘆筍,削去粗皮,只留最嫩芯,清脆爽口得過分。中間釀入手打蝦膠,彈牙鮮美。最妙是刨上的大片法國黑松露,那霸道又高雅的香氣,瞬間讓整道菜昇華。松露的野性、蝦的海洋鮮甜、蘆筍的山林氣息,在口中交織出奇妙的平衡。
主食「蛋白蟹肉炒香苗」,端上來樸實無華,入口才知真章。選用頂級絲苗米,粒粒分明,乾爽有鑊氣。新鮮拆出的蟹肉絲絲鮮甜,蛋白滑嫩如凝脂,蔥花與薑末點睛,香氣層次豐富。沒有多餘油膩,只有食材本真的純粹鮮美。吃得出師傅對火候的精準掌控,多一分則老,少一分則生。
收尾的「三十年陳皮紅豆沙」,溫潤如玉。紅豆熬到起沙,綿密細緻如絨布。靈魂是那沉澱了三十載歲月的陳皮,香氣沉穩馥郁,入口微苦回甘,將紅豆的甜巧妙收束,餘韻悠長。一小碗下肚,所有濃郁的、鮮香的滋味都被溫柔撫平,只留滿口陳香與舒坦。
麗晶軒的好,不僅在於頂級食材與精準技藝,更在於那份「熨貼」。服務生不著痕跡地觀察著節奏,換碟、添茶,時機總是剛好。餐盤永遠是溫熱的,連盛甜品的瓷勺,握在手心都有恰好的暖意。這種細微處的周到,如同菜餚裡看不見卻至關重要的高湯,默默支撐起整個用餐體驗的厚度。這裡吃的,是廚師的匠心,是時間的饋贈,更是那份被細緻呵護的、關於「講究」的體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