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上次去香港黃大仙區,純粹是為了拜拜,沒想到誤打誤撞闖進巷弄裡,遇見那些在地人才懂的小吃攤。黃大仙不只香火鼎盛,更藏著讓人驚艷的美食寶藏,我這吃貨的味蕾就這樣被徹底征服了。
先說說那家不起眼的魚蛋檔吧,就躲在廟宇後街的轉角,老闆是個七十多歲的老伯,每天凌晨四點就開始手打魚漿。他用的是新鮮鯪魚,混了點蝦米提鮮,炸出來的魚蛋外酥內嫩,咬下去汁水四溢。我第一口嚐到時,腦海裡浮現小時候阿嬤做的家常菜,那種懷舊的鹹香,配上特調的辣醬,簡直是靈魂暴擊。
走幾步路,在龍翔道旁的小巷裡,有間只賣雞蛋仔的老舖子。老闆娘是第二代傳人,堅持用炭火慢烤,麵糊裡加了椰奶和黑糖,烤出來的金黃外皮脆得像餅乾,裡頭卻軟綿綿的。我坐在矮凳上等,看她熟練地翻轉鐵模,空氣中飄著焦糖香,那一刻彷彿時間都停了。這種古早味,連鎖店永遠學不來。
最讓我念念不忘的,是市場後方的燒味飯攤。師傅從廣東學來的手藝,燒鴨皮脆肉嫩,淋上秘製梅子醬,酸甜平衡得剛剛好。我點了一碟叉燒拼燒肉,叉燒用玫瑰露醃過,燒肉的脆皮咔嚓作響,配著熱騰騰的白飯扒下去,疲憊全消。坐我隔壁的老伯說,他吃了三十年,每次來都像回家。
這些小吃不只是填飽肚子,它們承載著香港人的日常記憶。黃大仙的隱藏美食,就像城市的心跳,低調卻充滿生命力。下次去,別只顧著拜神,鑽進巷子裡,你會發現另一種信仰。
那家魚蛋檔的辣醬是老闆自製的嗎?我上次去沒試到,辣度會不會很嗆?
雞蛋仔用炭火烤的現在很少見了,請問攤位靠近哪個出口?怕迷路找不到。
燒味飯的梅子醬聽起來超誘人,老闆有賣罐裝的嗎?想帶回台灣當伴手禮。
分享個經驗,黃大仙還有家糖水鋪的芝麻糊超濃郁,大家去試試看!
看完好餓!這些小吃價位大概多少?省錢攻略求推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