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车拐进Stalwart Industrial Drive的时候,轮胎碾过新铺的沥青发出沙沙声。这片位于Gormley L0H 1G0的工业区像台精密运转的机器,空气里飘着金属加工的味道,叉车在仓库间穿梭如工蚁。十年前这里还是荒草丛生的空地,如今蓝色厂房鳞次栉比,屋顶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波纹。加拿大国家铁路的支线从园区西侧穿过,每天清晨六点十分,汽笛声准时唤醒沉睡的货柜。
区位优势像磁石般吸引着制造企业。401号公路就在三公里外,卡车四小时内能抵达美国边境。去年新落成的跨境物流中心里,我遇见从密西沙加搬来的机械厂老板迈克。他拍着装卸区的自动门传感器说:\在这设厂省下的关税,够我再开条生产线。\他展示的手机地图上,十五家供应商的坐标散落在半径二十公里内,最远的注塑模具厂开车只要二十五分钟。
真正让这片工业区跳动的,是市政厅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智慧。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三级净化系统,管道直接接入每家厂房。环保工程师丽莎带我参观时,指着蓄水池里游动的锦鲤说:\这些小家伙比检测仪更灵敏。\去年冬天暴雪封路,凌晨四点市政铲车已清理完所有主干道。这种保障让医疗器械制造商康拓敢在这里存放价值千万的恒温药品——他们的冷链物流车从未因天气延误过。
土地价格曲线揭示着暗涌的机遇。五年前每英亩二十万加元的地块,现在挂牌价翻了一番仍被抢购。但精明的投资者在寻找\夹缝机会\:那些被大型厂房分割的半英亩边角地。老厂房改造专家陈先生刚把四千尺的旧仓库切成六个单元,带独立卸货区的微型车间月租四千五,上线三天就租罄。午休时在Tim Hortons听到的对话,总有人在打听哪里还有可分租的空间。
站在14号厂房顶楼俯瞰,新入驻的无人机研发中心正在测试货运用六旋翼机。夕阳给镀锌钢屋顶镀上金边时,我想起经济分析师玛雅的预判:未来三年这里将诞生安省最密集的\研发-生产五分钟圈\。当原型车间和实验室共享同个邮政编码,创新火花会点燃整条产业链。不远处空地围挡已立起,起重机悬臂在暮色中划出新的天际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