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的米尔顿热得连柏油路都发软,我站在Main街转角,空气里突然炸开一股混合着姜黄、孜然和油炸面糊的浓烈香气。这不是某家新开的餐厅,而是印度排灯节市集飘来的味道。两个裹着亮片纱丽的小姑娘咯咯笑着从我身边跑过,脚踝上的铃铛碎响像撒了一地玻璃珠。就在那个瞬间,我忽然意识到这座看似安静的小城,血管里奔涌着如此多截然不同的文化血液。
如果你以为文化节只是摆几个摊位卖卖民族小吃,那真该来米尔顿看看。去年加勒比狂欢节,我亲眼看见市政厅前草坪变成了流动的火焰——不是真的火,是特立尼达钢鼓乐队用金属桶敲击出的声浪裹挟着人群起舞。穿羽毛服饰的舞者踩着鼓点旋转时,汗珠在阳光里甩出彩虹,旁边推婴儿车的波兰老太太跟着扭胯,婴儿攥着玉米饼咯咯笑。这种毫无排练的共生画面,比任何旅游宣传片都鲜活。
最让我震撼的是农历新年庙会。寒风里挤在市政中心广场的人群,呵出的白气像沸腾的云海。当舞狮突然从人群中腾跃而起,踩着梅花桩吞下生菜红包的刹那,后排举着糖画的乌克兰孩子突然用中文大喊\看,文化混搭从来不需要官方策划。在这座小城,你永远不知道下次转角遇见的节日,会让你的味蕾突然尝到地球另一端的童年记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