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第一次报税那会儿,我看着税表上\tuition credits\那栏直发懵。明明交了好几万加币的学费,怎么证明给税务局看?后来发现加拿大税务局网站早把这些信息整理得明明白白,只是藏在电子服务的某个角落。这些年帮学弟学妹们查过无数次,连我妈都学会了自己查退休金账户,其实操作比网购还简单。
登录前得备齐两样东西:社保号(SIN)和税局寄来的安全码。安全码像把电子钥匙,首次注册时税局会邮寄那张带流水号的纸条,千万别随手扔了。要是找不到,点登录页的\CRA register\按提示操作,通常五天就能收到新码。有些人卡在这步就放弃了,其实就跟重置网购密码差不多流程。
登进\My Account\别被满屏表格吓住,直接找\Tax Returns\这个深蓝色区块。点进最新年份的申报表,向下滚到\Tuition, education, and textbook amounts\这行。这里藏着三个关键数字:当年产生的学分额度、结转自往年的余额、还有能转给亲属的限额。有次帮室友查,发现她漏转了$8000给低收入的老爸,后来补报直接让老爸退了笔钱。
看到数字不对劲别慌,先核对T2202表格。学校每年二月底前会在学生账户上传这份文件,上面课程月份和金额必须和税局数据一致。去年有个硕士生发现税局少录了春季学期,上传扫描件后两周就修正了。要是碰到\error 021\这类技术故障,试试凌晨一点操作,系统负载小得多。
转移学分比想象中灵活。表底那个\transfer to\按钮能指定配偶或父母,但得在对方报税时填入你的社保号才算生效。有个精明的留学生把额度转给打工的姐姐,当年就帮姐姐省了$1500税款。用不完的部分会自动滚存,我见过工作七年后还在用学签时期学分的老移民。
现在税局网站加了实时聊天功能,比打电话高效得多。上周帮人咨询结转问题,上传T2202截图后专员直接远程修正了数据。不过每年三月系统最卡,二月底查数据最稳妥。那些躺在账户里的学分不是冰冷数字,可能是你下次买房的抵税利器,或是帮家人减轻负担的亲情纽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