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路过铜锣湾,突然想起朋友提过Lucullus Bakery的龍島手工曲奇,就拐进那家藏在街角的小店。推门进去,一股黄油和焦糖的暖香扑面而来,让我瞬间回到小时候奶奶烤饼干的午后时光。店里不算大,玻璃柜里摆满五颜六色的甜点,店员微笑着递来试吃盘,一块曲奇入口即化,酥脆里带着杏仁的微苦,我当场就买了两盒带回家。这些年尝过不少bakery,但Lucullus的出品总让我觉得特别,不是那种流水线的工业味,而是手艺人倾注心血的真诚。
龍島手工曲奇是他们家的招牌,每一块都像艺术品。我试过原味和巧克力双拼,黄油的浓郁感恰到好处,不会太甜腻,咬下去咔嚓一声,碎屑散落指尖,那种酥松感源于慢工细活的手揉面团。店员告诉我,他们坚持用法国AOP黄油和本地有机鸡蛋,面团冷藏发酵整夜才烘烤,难怪口感层次分明。包装也精致,铁盒上印着复古花纹,送人时朋友总夸“比超市货高级多了”。说实话,价格小贵,一盒两百多港币,但偶尔犒劳自己或当礼物,那份品质感绝对值得。
精緻蛋糕更让人惊艳,上次生日订了个草莓鲜奶油塔。顶层铺满新鲜草莓,红艳欲滴,切开后奶油轻盈如云,海绵蛋糕湿润绵密,甜度控制得刚刚好,不会抢了水果的清香。Lucullus的蛋糕师傅们都是老手,据说训练超过十年,设计灵感来自欧洲patisserie,但融入港式元素,比如用本地芒果做慕斯层。我亲眼看过他们现场裱花,动作利落得像舞蹈,成品摆在桌上,简直舍不得吃。这种手艺背后是时间的沉淀,不是速成班能模仿的。
为什么我这么推崇?因为Lucullus代表了一种快消失的烘焙哲学。在这个AI和机器统治的时代,他们拒绝自动化,曲奇全手工切割,蛋糕每层手涂奶油,原料只选当季食材。老板曾分享故事,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店时,就用小石磨磨面粉,现在虽用现代设备,但精神没变。这让我想起日本茶道的“一期一会”,每一口甜点都承载着当下的用心。如果你在香港,建议抽空去试试,分店在旺角、尖沙咀都有,或者官网订购,配杯热茶,慢慢品味那份慢生活的馈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