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开Mr Fish North York那扇门,海风的气息没闻到,倒是被一股温暖的食物香气和孩子们隐约的笑声包围了。这地方不像某些高级海鲜馆子,端着架子,灯光冷得能冻住活鱼。它是热闹的,带着点家常的烟火气,盘子碰撞的叮当声都显得特别亲切。墙上挂着些航海风的装饰,不刻意,反倒像店主随手从某个渔港淘来的纪念品。
直奔主题——海鲜的新鲜度是命门。他们的生蚝吧是透明的,就在你眼皮子底下。伙计麻利地撬开壳,汁水饱满得快要溢出来,贝柱连着壳,颤巍巍的,带着北大西洋的清冽。挤点柠檬汁,吸溜一口,那股子纯粹鲜甜直冲脑门,带着海水特有的矿物质味道,骗不了人。冰鲜柜里的鱼,眼睛亮得像玻璃珠,鳃是鲜亮的深红,鱼肉紧实有弹性,手指按下去立刻回弹。老板是个大嗓门,拍着胸脯说:“咱家货,从码头到餐桌,中间就睡一觉的功夫!” 这话听着糙,但看着眼前的东西,你信。
带娃吃饭是场硬仗,尤其想吃顿安生海鲜的时候。这里懂。角落有个小小的儿童区,不是敷衍的塑料滑梯,是铺着软垫的阅读角和几筐干净玩具。服务员递过来的儿童餐单,画着卡通鱼,配的是真材实料的迷你炸鱼柳(鳕鱼,不是含糊的鱼糜),和蒸得嫩嫩的蔬菜丁。我家那平时挑食的小祖宗,居然主动要求“再要一点鱼鱼”。更难得的是,娃不小心打翻了果汁,还没等我们尴尬,眼尖的服务员已经笑着过来:“没事没事,常有!” 利索地收拾干净,顺手还塞给娃一张贴纸,瞬间化解了老父母的窘迫。这种周到,不是训练出来的标准流程,是骨子里的体贴。
招牌菜是那道“渔夫狂想曲”意面。端上来分量惊人,视觉冲击力十足。重点是内容:青口饱满得像要撑破壳,大虾弹牙,鱿鱼圈嫩而不韧,还有好些叫不出名字的贝类,满满当当盖在吸饱了番茄蒜香白酒汁的意面上。酱汁是关键,浓郁但不过分厚重,酸度明亮,完美衬托海鲜的鲜甜,而不是粗暴地盖住它们。不像有些地方的海鲜意面,面是主角,海鲜成了可怜的配角。这里,每一口面都能裹挟着不同的海味。另一道不起眼但惊艳的是香煎带子配豌豆泥。带子外皮煎得金黄微焦,带着美拉德反应的迷人焦香,里面却保持着近乎溏心的软嫩,火候精准得吓人。垫底的豌豆泥打得极其细腻,带着春天般的清甜,撒上几粒脆脆的炸藜麦和帕尔玛火腿碎,口感层次丰富得不像一道“简单”的前菜。调味克制,就是突出食材本味的高级感。
价格呢?在如今这物价飞涨的年头,绝对算不上便宜。但当你看到盘子里实实在在的、高质量的、分量十足的海鲜时,心里那杆秤就平了。不是用冷冻货充数,也不是用酱汁糊弄。付的钱,大部分是吃进了肚子里的好货。服务生穿梭在桌子间,添水换盘很及时,笑容自然,没有过度打扰的殷勤,也没有爱答不理的冷漠。看到有老人,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把海鲜去壳。邻桌有人过生日,后厨居然端出一小份插着蜡烛的焦糖布丁,虽简单,心意到了。
走出餐厅,多伦多北区的夜风带着凉意。胃里是满足的饱胀感,嘴里还回味着带子的鲜甜和意面酱汁的余韵。儿子在车里已经昏昏欲睡,手里还攥着服务员给的贴纸。Mr Fish North York 提供的,不是米其林的炫技,也不是快餐的将就。它像一位老朋友,用最新鲜的海货、扎实的分量、不花哨但真诚的烹饪,以及那份对带着孩子、只想好好吃顿饭的家庭的深深理解,稳稳地托住了你的期待。在这个预制菜和中央厨房泛滥的时代,这份带着“镬气”和人情味的实在,反而显得珍贵。下次家庭聚餐想舒舒服服吃顿好海鲜?心里大概有了答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