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切菜时手指划了道口子,翻药箱摸到那管从加拿大带回的Polysporin,突然想起第一次用它的手足无措。药管上密密麻麻的英文说明看得人发晕,当时恨不得有个懂行的朋友在旁边念叨几句。这些年用过不下十管,也帮不少朋友解答过疑问,索性把经验揉碎了写下来。
Polysporin在中文圈常被叫做\加拿大特效消炎软膏\,像支小牙膏似的。拧开盖子能看到淡黄色膏体,闻着有股淡淡的药味。它厉害在双重抗生素配方——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,一个破细菌的细胞膜,一个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,联手堵死感染后路。不过要注意,它和美国版Neosporin是两回事,后者含新霉素,过敏风险更高。
最适合用的场景是那些\擦破皮\的小伤口:厨房切到手、拆快递划伤、孩子膝盖摔破皮、甚至轻微烫伤起小水泡。但若伤口深得见肉、流血止不住、或被生锈铁钉扎了,别犹豫,直奔急诊室。我有次露营被灌木丛刮伤,伤口混着泥沙,先用生理盐水冲了十分钟才敢薄涂药膏。
用法看着简单,细节决定效果。先挤黄豆大小在棉签上,轻轻盖住伤口及周围半厘米皮肤,像给伤口戴个隐形防护罩。每天换两三次药,换药前得用温水洗掉旧药膏——残留的细菌尸体会阻碍新药吸收。最关键的:别当润肤霜使!连续用超过七天反而容易培养出\超级细菌\,通常三天内红肿不退就该找医生了。
安全警示比用法更重要。孕妇哺乳期慎用,儿童需医生指导。若涂药后皮肤发痒起红疹,可能是杆菌肽过敏,立刻停用。更隐蔽的风险是\假性愈合\:表面结痂底下化脓。去年邻居阿姨涂着药膏还天天泡水洗碗,结果痂皮下积了黄脓,不得不去医院清创。
国内亲友常问:\和红霉素软膏比哪个好?\其实各有所长。红霉素对付痤疮、麦粒肿更拿手,但耐药性高;Polysporin对创伤感染针对性更强。另外提醒:别拿它涂口腔溃疡或真菌感染,抗生素对真菌无效,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
药箱里备一支确实安心,但记住它只是应急帮手。伤口处理黄金法则永远是:清水冲洗>压迫止血>谨慎用药>及时就医。当伤口周围出现蜘蛛网状红纹,或跳痛伴着发烧,再神的药膏也抵不过一支破伤风针的价值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