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踏入Richmond Hill的茶餐厅,那股熟悉的气息就扑面而来——不是单纯的咖啡香,而是香港街头的烟火气。记得去年冬天,我缩在角落的卡座,手里捧着热腾腾的港式奶茶,第一口下去,那股丝滑又带点苦涩的滋味,瞬间把多伦多的寒风挡在门外。这里不像连锁店那么冰冷,墙上贴满旧海报,伙计们用粤语吆喝着,仿佛时光倒流到旺角的某个转角。
说到必点,港式奶茶绝对是灵魂。你可能觉得奶茶遍地都是,但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那份匠人精神。老板阿强告诉我,他从祖父那里学的手艺,茶叶必须用斯里兰卡红茶拼配,冲煮时得拉茶七八次,让空气融入茶汤,形成那层细腻的泡沫。这过程叫“撞茶”,听着简单,可温度差一秒,味道就偏了。我试过在家模仿,结果总像掺了水的赝品,在这儿,每一杯都带着记忆的温度,喝起来不甜腻,反而有种回甘的深度,像在诉说老香港的坚韧故事。
菠萝油呢?那简直是罪恶的美味。外皮金黄酥脆,撒着糖粒,一掰开,热腾腾的面包夹着冰凉的厚切黄油,冷热交融的瞬间,黄油融化渗入面包孔隙,每一口都爆出奶香。我常想,这小吃怎么就成了港式茶餐厅的象征?它源于战后香港的平民智慧,用廉价食材创造奢华感。在Richmond Hill的“金记茶餐厅”,他们的菠萝油坚持手作面团,发酵时间掐得准,黄油选本地农场的新鲜货。咬下去,脆皮咔嚓作响,黄油滑而不腻,配上奶茶,就是一顿治愈系的brunch。
为什么我总推荐这两样?不只是味道,更是那种文化共鸣。茶餐厅是海外华人的避风港,一盘菠萝油,一杯奶茶,就能勾起乡愁。记得有次带朋友来,她第一次尝菠萝油,眼睛亮起来说:“这比高级甜点还过瘾!” 背后是师傅们几十年的坚持,从选料到火候,每一细节都藏着人情味。下次你来Richmond Hill,别只点炒饭,试试这个组合——它不填肚子,却暖人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