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在巴黎玛莱区闲逛,偶然瞥见橱窗里陈列着几只线条利落的托特包。走近才发现是Sang Ji Bao的新季设计——这个创立于米兰的工作室,近几年总能在轻奢领域带来惊喜。创始人Sandra Giani曾是某顶奢品牌皮具总监,2018年自立门户时提出\accessible luxury\理念,用阿尔卑斯小牛皮搭配回收金属配件,定价却控制在三千元区间。这种平衡感让我想起第一次摸到他们经典款的感觉:荔枝纹皮革带着天然肌理,拎手内侧的麂皮衬垫妥帖地承托掌骨,细节处藏着意大利工坊的骄傲。
常被问\轻奢包袋是否值得投资\,我的衣柜或许能回答。那只橄榄绿马鞍包陪伴我三年,经历过雨季的东京和暴晒的摩洛哥,边角仅泛起温润的光泽。Sang Ji Bao的鞣制工艺确有独到之处:植物鞣剂浸泡六周以上,再经七道手工打磨,皮面会随着使用产生独特蜜色变化。去年推出的环保系列更让人惊喜,用菠萝叶纤维编织的托特包,承重能力竟不输传统皮革,包扣还是用回收渔网熔铸而成。
如果要推荐入门款,云朵褶皱腋下包值得放在首位。215克的重量几乎感觉不到存在,内部却暗藏玄机:磁吸隔层完美区隔口红与手机,侧边伸缩带能瞬间扩容装下折叠伞。最妙的是月光石灰的配色,从通勤西装到亚麻连衣裙都能呼应。上周看设计师访谈才得知,这种特殊灰调需要将皮革与栀果同煮染色八小时,每批成品都有细微色差——难怪我的包扣处透着淡淡的蓝调。
他们最近与京都老铺\丸染\合作的限定系列更显功力。将江户小纹元素解构成几何压纹,包盖开合时暗纹会产生流动的光影效果。我收藏的那款茶箱手提包,掀开内里竟藏着手绘金箔茶花,这种\藏美于内\的东方哲学被演绎得恰到好处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浅色款需要定期用品牌附赠的貂油护理,否则植鞣皮容易留下水渍——这是轻奢皮具使用者必须修习的功课。
在快时尚泛滥的当下,Sang Ji Bao的克制反而珍贵。每季只推六款新品,所有五金都经过72小时盐雾测试,连防尘袋都用的是有机棉。米兰旗舰店的老师傅告诉我,他们坚持给每个包配备独立编号卡,十年内提供免费边缘补色服务。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,或许就是轻奢区别于奢侈品的真正奥义:不必为品牌溢价买单,只为精良工艺与实用美学付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