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推开Costco冷藏区那扇雾蒙蒙的玻璃门,一股混合着海盐与碎冰的冷冽气息就扑了过来。目光扫过码放整齐的海鲜柜,那银灰色鱼皮泛着珍珠光泽的海鲈鱼(Sea Bass)总是能一下子抓住眼球。说实在的,在普通超市买条像样的海鲈鱼,钱包总得小小地颤抖一下,但在Costco这片巨大的仓储海洋里,它却意外地成了性价比的灯塔。
价格,确实是Costco海鲈鱼最硬的敲门砖。这里的海鲈鱼通常以整条或大块鱼排的形式出售,单价算下来,常常比精品鱼店甚至一些连锁超市低上20%到30%。原因无他,庞大的采购量和高效的供应链是底气。会员费在这里被摊薄到每一次的购物中,特别是当你把海鲜纳入日常蛋白质来源时,这笔账算下来是相当划算的。不过,也别只盯着价签傻乐,Costco的量是真的大,整条鱼动辄两三磅起步,冰箱空间和家庭人口数得提前掂量清楚。
量大实惠是基础,但鱼的新鲜度才是决定这钱花得值不值的关键。Costco的海鲜流转速度通常很快,这是新鲜度的第一重保障。但咱自己也得练就火眼金睛。鱼眼,是最诚实的告密者——饱满、凸起、像黑色玻璃珠般清亮透澈的,好;要是浑浊凹陷甚至发灰,赶紧放下。接着看鱼鳃,扒开头部下方那片薄薄的鳃盖,鲜红或深粉红是正解,暗红、发棕甚至发黏发臭?绝对不行。最后上手(隔着包装膜轻轻按),鱼肉必须紧致有弹性,手指压下去能迅速回弹,不留坑。要是按下去软塌塌,或者感觉水分过多,这鱼可能已经在冰上躺了太久,或者经历了不当解冻。
这里卖的海鲈鱼,处理得算是相当干净了,内脏基本清空,鳞片也刮得仔细。但拿回家后,别急着塞冰箱。用厨房纸彻底吸干鱼身内外的水分,这步不能省。多余的水分是鱼肉口感的死敌,也是冰箱异味的元凶。如果你不打算一两天内吃完,冷冻是王道。别整条鱼直接扔冷冻室,按计划吃的量分割好,用保鲜膜紧紧包裹几层,再套上密封冷冻袋,把空气尽量挤出去。这样处理,冻上两个月,风味和口感都能保持个八九不离十。去年贪心囤了三条没分割,结果冻久了边缘鱼肉脱水发干,那口感简直像在嚼木头,教训深刻。
至于怎么吃,海鲈鱼算是相当给面子的食材,容错率高。最简单也最能突出其鲜甜的,就是清蒸。鱼身划几刀,塞点姜片葱段,水开后上锅,根据大小蒸个8-12分钟,关火再虚焖两分钟。淋上蒸鱼豉油,撒上葱丝,一勺滚油“滋啦”浇下去,那香味能把邻居家猫都招来。周末试了地中海风格,用橄榄油、柠檬汁、蒜末、迷迭香和一点黑胡椒腌上鱼排,烤箱200度烤15分钟,鱼肉雪白蒜瓣状,带着柠檬和香草的清新,配个藜麦沙拉,清爽又满足。说实在的,好食材往往不需要太复杂的折腾。
在Costco买海鲈鱼,有点像挖宝。你需要一点挑拣的耐心,一点存储的技巧,再配上一点化繁为简的烹饪智慧。当那份丰腴鲜嫩、带着海洋气息的鱼肉端上餐桌时,你会觉得,推开那扇冷藏门时的精打细算,都值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