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搬进温哥华的新公寓那会儿,抽屉里躺着一张薄薄的枫叶卡,上面那串8位数字\朋友翻手机相册找枫叶卡照片时,我瞥见柜台贴着的提示:处理时间从输入正确UCI那刻开始计算。这串数字的魔力在于——它能瞬间调出你所有的移民轨迹,省去官员在数据库里大海捞针的功夫。
最戏剧性的见证是在社区移民讲座。一位阿姨拿着过期PR卡哭诉联系不上移民局,律师让她检查旧工签复印件:\看见右下角这组数字了吗?打IRCC热线时先报这个。\第二天她就收到确认邮件。原来UCI早在她2010年拿厨工签证时就已生成,像根隐形的线串起十二年的移民路。
准备材料时最容易栽在\以为知道\的坑里。有人把UCI和申请号(Application Number)混用,结果在线补料总提示信息不匹配;有人换发新卡时抄错旧卡号码,没发现第二位的\0\被写成了字母\O\。最揪心的是去年帮独居老人处理续卡,他小心剪下旧卡UCI区域贴在申请表上,却不知卡片磨损导致数字模糊,硬生生拖到旧卡失效前两周才补救成功。
现在每次帮人核对PR卡申请表,总会用手机灯照卡面反复确认三次:横线分隔的格式对不对?所有数字是否完整无刮痕?更要在IRCC账号里对照历史档案——毕竟去年移民局报告显示,23%的退件源于UCI录入错误。这组数字比想象中脆弱,一个数字错位就可能在系统里变成\查无此人\。
最近陪新移民Laura处理首张PR卡,发现她电子版照片背后没写UCI和姓名拼音。照相馆老板嘟囔:\现在年轻人总省这步。\但正是这行小字,让照片能和你的档案瞬间配对。看着Laura用防水笔认真写下UCI时突然感慨:移民路上多少惊涛骇浪,有时竟被这八位数字轻轻摆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