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翻到五年前在UTSC图书馆拍的照片,窗外的雪压弯了松枝,桌上是写了一半的环境科学报告。突然意识到,当年那个战战兢兢提交申请的自己,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片红砖校园会成为重塑我思维的地方。如果你正把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(UTSC)列入申请清单,这篇掏心窝的分享或许能帮你少踩几个坑。
UTSC的申请门槛常被误解为\所以别满足于达标,尤其写作口语争取冲7。有个冷门技巧:用AP英语语言成绩替代雅思(要求4分以上),这条路知道的人少竞争反而小。
申请材料里最被低估的是课程描述(Course Descriptions)。当年我花三周打磨这份文件,把国内高中晦涩的课程名翻译成加国教授能理解的实质内容。比如\去年毕业生有去硅谷做产品心理体验设计的,起薪比传统心理学高出40%。
在UTSC的咖啡厅里,你能听见三十多种语言,但所有人都在学习同一种能力:把理论摁进现实的泥里生长。有次环境政策课辩论输给印度同学后,我追着他讨教到凌晨两点,最后发现他父亲真在德里做环保部长。这种看似偶然的碰撞,其实是UTSC精心设计的生态——当你和未来非洲的矿业部长同桌做小组作业,和下一代诺奖得主争抢实验室位置时,全球化不再是个虚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