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的冬天有多长,想买新车的念头可能就有多频繁。特别是看中大众那扎实的底盘、可靠的技术和德系的设计感,心里早就痒痒了。但说实话,在加拿大买车,尤其是想拿到好价钱,光靠走进展厅凭感觉可不行。这里面门道不少,我也是踩过坑、磨过嘴皮子才摸出点心得。今天就跟你唠唠,怎么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,聪明地拿下你的大众座驾,把钱实实在在地省下来。
第一步,别急着往经销商那儿跑。现在网络多方便啊,大众加拿大的官网就是你的起点。他们的“Build Price”工具,不是摆着看的。把你心仪的车型选好配置,颜色、轮毂、科技包、安全包,都勾上。关键来了!仔细看那个“Offers”或者“Incentives”栏目,大众经常把当前最好的优惠明明白白挂出来。这可能是现金折扣(直接减车价)、低利率贷款(甚至0%?看时机)、租赁优惠,或者干脆是特定车型的特别促销价。这些都是厂商真金白银给的,是议价的基础,你心里得先有数。
知道官网有啥,只是拿到了入场券。真正的“砍价”或者说“争取好deal”,现在才开始。记住,经销商那里的价格,水分比你想的要多。别被那个“MSRP”(厂商建议零售价)唬住,也别太早亮出你的底牌。多跑几家店,绝对是硬道理。温哥华的行情和卡尔加里、多伦多的,可能就不一样;城市里的大店和小镇的经销商,库存和压力也不同。我当年在多伦多看车,就发现北边一家店给的落地价比市中心店能便宜小一千块,还不算送的保养券。跟销售聊,别一上来就表现出非这车不买的架势,多问问题,表现出也在看其他品牌的样子,销售才会更积极地去争取你的单子。
谈价的时候,眼光要放远点。别只盯着车价砍。销售经理手里能动的资源,比你想的丰富。比如,问问能不能送几套原厂脚垫?加拿大这雪泥混合的路况,脚垫太重要了。或者送个冬季轮胎套餐?这可是实打实的安全保障和后续节省(冬季轮胎能显著缩短刹车距离)。还有,能不能送几次免费的基础保养?大众的保养费用不算便宜,送几次也是几百加币省下了。有时候,这些“软性”的东西加起来,价值远超你在车价上再砍下来的那几百块。
时机!时机太关键了。汽车销售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。经销商每个月、每个季度、每年都有销售指标。月末、季度末、年末,尤其是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,以及三月末(财年末),是他们冲业绩最疯狂的时候。这时候库存压力大,为了完成指标拿到厂商返点,经理们往往更愿意放价。另外,新款车型快上市时,老款清库存,折扣力度往往惊人。如果你不是非得买最新款,这时候抄底老款(其实也就差几个月生产),能省一大笔钱。还有,别忽视“Demo车”(展示车/试驾车)和低里程的“经理座驾”。这些车通常保养得极好,里程很低,但价格比新车低不少,还省了新车下地就贬值的部分,性价比很高。记得一定要检查车辆历史报告(Carfax)和仔细验车。
贷款这事儿,别光听经销商的。他们合作的金融机构给的利率,有时并不是最优的。提前去你自己的银行、信用合作社(Credit Union)问问,看能拿到什么利率。拿着这个外部Pre-approved的贷款方案去跟经销商谈,他们为了做成贷款业务(他们也有佣金),很可能会匹配甚至给出更低的利率。多比较一下,每年能省下的利息可不是小数目。仔细看贷款合同,有没有隐藏费用?提前还款有没有罚金?别光看月供低就签字,算算总利息支出。
在加拿大买车,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省钱点:跨省。加拿大各省的税率不同(比如AB省只有5%的GST,而安省是13%的HST),而且有时候不同省份经销商的促销策略或库存压力也不同。如果差价足够大(至少几千加币),并且你愿意花点时间精力,跨省买车是合法的,也能省不少。不过,这里面涉及跨省注册、运输成本(如果你不想自己开回来)等细节,需要提前做好功课,计算清楚总成本是否划算。别忘了,你最终是在你的居住省份上牌和交税的(补交省税部分)。
最后,买完车不是结束。怎么长期省钱也很重要。大众的原厂保养确实好,但过了保修期,找到一家靠谱的、专修德系车的独立维修厂,保养和维修费用能比4S店低一大截。自己学点小技能,比如换雨刮片、空气滤芯,甚至空调滤芯,网上教程大把,自己动手分分钟省下几十上百的人工费。汽油,尽量用Top Tier认证的优质汽油(Shell, Petro-Canada, Esso等),对发动机积碳控制更好,长期看对车况和油耗都有利。还有,加拿大强制要求冬季换雪胎,别图便宜买劣质胎,安全第一。但可以关注Costco、Canadian Tire或者轮胎专卖店(如Kal Tire)的季节性促销,或者买“轮毂+轮胎”套餐,换季时自己就能轻松搞定。
在加拿大买大众,想省钱,就得做个有心人。从前期调研、多店比价、灵活谈判、把握时机,到后期保养,处处都有节省的空间。别怕麻烦,多做功课,脸皮厚点去谈。省下来的钱,无论是加油、保养,还是下次换车,都是实实在在的。祝你能用最划算的价格,开上心仪的大众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