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富麗宮那扇厚重的雕花木門,迎面而來的不是金碧輝煌的距離感,而是一股熱騰騰、鬧哄哄的煙火氣。水晶吊燈的光柔和地灑下來,映著圓桌上光潔的骨瓷餐具,空氣裡混雜著茶香、點心蒸籠的熱氣,還有燒臘那勾魂的油脂香氣。服務生推著點心車穿梭在桌間,車輪滾過地毯發出悶響,夾雜著客人們熟稔的點單聲、茶杯輕碰的脆響,還有壓低嗓門的家常閒聊,交織成一曲生動的早茶/午市交響樂。在這裡,吃飯不僅是填飽肚子,更像是一場儀式,一種根植於日常的、熱氣騰騰的生活滋味。
粵菜的靈魂,往往就在那一道道需要時間和耐心打磨的「大菜」裡。富麗宮的鎮店之寶「古法脆皮燒鵝」,絕對是這靈魂的絕佳詮釋。老師傅的手藝像刻在骨子裡,選用肥瘦勻稱的清遠黑棕鵝,經過繁複的吹氣、燙皮、上脆皮水、風乾,最後在特製的烤爐裡歷經火焰的洗禮。出爐時,鵝皮呈現誘人的棗紅色,薄如蟬翼,用筷子輕輕一戳,「咔嚓」一聲,脆得驚人。皮下的鵝肉汁水豐盈,肉香濃郁,蘸上點解膩的酸梅醬,那鹹、鮮、脆、嫩、微酸在口中層層綻放,是時間與火候共同譜寫的華章。另一道不容錯過的是「金湯花膠雞」,濃稠的金湯色澤如琥珀,是用老雞、火腿、豬骨等熬煮數小時的精華,湯底醇厚鮮美,膠質感十足。厚實的花膠吸飽了湯汁,軟糯彈牙,滑過舌尖,是滿滿的滋養與滿足感。還有那看似家常的「秘製豉油皇煎大蝦」,選用碩大的新鮮海蝦,師傅火候拿捏精準,蝦殼煎得焦香酥脆,蝦肉卻保持著驚人的彈性和鮮甜。濃郁的秘製豉油皇醬汁,帶著微微的甜和焦香,緊緊包裹著蝦身,鹹鮮惹味,連蝦殼都忍不住吮吸乾淨。至於「馳名燒味拼盤」,更是燒臘櫃檯技藝的集中展示——深井燒鵝的甘香油潤,蜜汁叉燒的焦糖甜蜜與軟嫩,脆皮燒肉的皮脆肉香層次分明,還有那豉油雞的皮滑肉嫩,鹹鮮入味。每一口,都是對傳統燒臘工藝的致敬,配上一碟酸薑或芥末醬,風味更佳。
若說大菜是粵菜宴席的骨架,那一籠籠精緻細巧的點心,則是流淌其間的靈動血液,承載著粵式飲食文化的精粹與閒適。富麗宮的點心,絕非流水線產物,處處可見手作的溫度。首推「筍尖鮮蝦餃」,那晶瑩剔透的澄麵皮,薄得幾乎能透出內裡粉紅蝦仁的輪廓,卻韌性十足,夾起來絕不破損。頂端捏出不多不少、勻稱漂亮的十三褶,是師傅多年功力的標誌。咬下去,新鮮海蝦仁的彈牙、清甜瞬間迸發,夾雜著脆嫩筍粒,帶來爽口驚喜,一點點豬肥膘的加入,巧妙提鮮增潤,卻毫不油膩。再來是那小巧玲瓏的「蟹籽蒸燒賣」,金黃的薄皮包裹著緊實彈牙的豬肉餡和鮮蝦粒,頂上點綴著晶瑩橙紅的蟹籽,如同珠寶。一口咬下,肉汁混合著蟹籽在口中爆開的鮮味,鹹香滿溢,口感豐富。「豉汁蒸鳳爪」則是早茶桌上的常青樹,鳳爪處理得極其乾淨,經過先炸後蒸,皮肉軟糯脫骨,幾乎入口即化。濃郁的豉汁帶著豆豉特有的鹹香、蒜香和微微的辣意,完全滲透到鳳爪的每一個縫隙裡,吮吸起來滋味無窮,連墊底的花生都吸飽了精華。不可不提的還有「酥皮焗叉燒包」,顛覆了傳統叉燒包的形象。它像一個金黃的菠蘿包,頂層是甜香酥脆的菠蘿皮,咬開後,內裡是熱騰騰、醬汁濃郁的蜜汁叉燒餡。酥皮的甜脆與叉燒的鹹鮮在口中形成奇妙的和諧,甜而不膩,鹹香誘人,是創意與傳統碰撞出的火花。最後以一道「香滑流沙包」收尾,白胖的包子輕輕掰開,金黃濃稠、帶著濃郁蛋黃鹹香的流沙餡便如熔岩般緩緩淌出,熱氣騰騰,香氣撲鼻。那細膩沙沙的口感和鹹甜交織的風味,總能引來同桌食客小小的驚呼和滿足的嘆息。
在富麗宮大酒樓,時間彷彿放慢了腳步。每一道精心烹製的招牌菜,每一籠承載著匠心的點心,都不僅僅是食物,它們是粵菜深厚底蘊的縮影,是廚師們日復一日對技藝的堅守。坐在這熱鬧的廳堂裡,聽著周圍碗碟的輕響和低語,品嚐著從燒臘的濃烈到點心的細膩,你會真切地觸摸到那份流淌在舌尖上的嶺南風華。這裡的味道,紮根於傳統,卻又在細微處閃爍著活力,提醒著我們,真正的美味,永遠在於那份對食材的敬畏和對食客心意的誠摯。下次路過,不妨推門而入,讓富麗宮的煙火氣,溫暖你的脾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