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冷风刮得人脸颊生疼,拐进油麻地那条窄巷,一股温润的香气像只无形的手,硬是把我拽进了「強記雞粥」那扇油光发亮的玻璃门。店里热气蒸腾,人声鼎沸,伙计端着滚烫的砂锅在狭小的桌椅间穿梭,嘴里喊着“借借”,那份烟火气,瞬间驱散了寒意。坐下不到三分钟,一碗冒着白烟、米粒几乎融化的鸡粥就端到了面前。那香气,不是浓烈的香料堆砌,是米脂与鸡肉精华缠绵了一整夜的温柔,直往鼻子里钻。
尝过不少地方的鸡粥,強記的,是真正能让人“落胃”的那种。老板明叔,在炉头守了快三十年,他选鸡的苛刻是出了名的。每天清晨,相熟的鸡贩会特意把最新鲜的本地走地鸡送到后门,肉质紧实,皮下带着一层薄薄的、金黄的脂肪,这才是熬出好粥底的关键。明叔常说:“鸡不好,水再好、米再靓都係假嘅(都是假的)。” 那锅粥底,是真正的功夫活。用的是陈年旧米,米香更浓也更易“开花”。提前一晚用猪骨、大地鱼干、干贝吊出清亮的高汤,米粒就在这汤里,用慢火,一点点熬,熬到米粒几乎完全化开,却又不是稀糊糊的一片,汤与米水乳交融,浓稠得能挂住勺子,米浆里透着温润的光泽,这才是真正的“粥水”。
招牌的“原味雞粥”上桌,滚烫的砂锅还在滋滋作响。米粥是温柔的奶白色,上面卧着斩得大小适中的鸡件。鸡肉是后下的,仅靠粥的热度浸熟,最大程度锁住了那份鲜嫩弹滑。夹起一块鸡,皮是爽脆的,肉是嫩滑的,骨髓里还带着点粉红,是恰到好处的熟度。千万别急着吃鸡,先舀一勺粥送入口中。滚烫、绵滑,米香混合着鸡汤的醇鲜,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干贝咸香,顺着喉咙一路暖下去,熨帖得浑身毛孔都舒展开来。鸡的鲜味,早已丝丝缕缕地融进了每一粒米糊里,那种鲜,是内敛的、深沉的,不张扬却回味悠长。桌上备着姜丝、葱花、薄脆,还有一小碟特制的豉油(酱油)。我喜欢撒点姜丝葱花,再淋几滴豉油,咸鲜味一激,整碗粥的层次感瞬间又拔高了一层。
除了原味,这里还有几款“心水”推荐。“魚片雞粥”是另一绝。鱼片用的是当天现杀的鲩鱼腩,片得薄如蝉翼,在滚烫的粥里一烫即熟,洁白如雪,嫩滑无骨。鱼肉的清甜与鸡粥的浓郁结合得天衣无缝,鲜上加鲜。“皮蛋瘦肉雞粥”则是经典中的经典。大块的皮蛋熬到蛋黄半融,带着独特的溏心口感,咸香的瘦肉丝增添了咀嚼感,皮蛋那股特殊的“香”气(爱的人极爱),完美地平衡了鸡粥的温润,吃起来格外过瘾。
吃強記的鸡粥,不能急。砂锅保温性好,粥一直烫口。要小口小口地吹,慢慢地品。看着旁边桌的老伯,把油条按进粥里,吸饱了汤汁再捞起来吃,一脸满足;或是情侣分食一碗,你侬我侬。这里没有精致的摆盘,没有昂贵的食材堆砌,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对一碗粥的执着。明叔的头发熬白了,那锅粥的味道却始终如一。这碗粥,暖的不仅是胃,是那份在快节奏都市里,被用心守护的、缓慢流淌的人情味和古早记忆。离开时,身上暖了,嘴里还留着那绵长的鲜甜。巷子里的风还在吹,但心里知道,这个味道,会一直惦记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