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路过那片红树林,海风里总夹着点咸鲜味儿,像是大自然在低语,提醒我该去那儿坐坐了。红树林餐厅就藏在那片绿荫后头,不是什么网红打卡点,倒像个老朋友,等你来分享故事。上次带她去那儿,夕阳正好洒在露台上,木地板咯吱作响,海浪声轻拍着,像在伴奏。服务生递来菜单时,眼神里透着默契,没多问就推荐了当天的渔获——那种感觉,就像被海神眷顾了。
说到海滨美食,这儿玩的不只是新鲜,是种艺术。主厨老陈是个本地渔夫出身,他常说:“海里的东西,得让它自己说话。”于是,清蒸石斑鱼上桌时,鱼皮还闪着银光,肉质嫩得入口即化,只撒点海盐和柠檬汁,那股子鲜甜就直冲脑门儿。配上一杯冰镇霞多丽,酒香裹着海风,舌头先醉了。海鲜拼盘更是重头戏,巴掌大的龙虾钳子、刚捞的扇贝,炭烤得微微焦脆,蘸点自制辣酱,辣味不抢戏,反把海鲜的甜衬得更亮。吃一口,闭上眼,真能听到海浪在耳边絮叨。
浪漫在这儿不是刻意营造的,是自然流出来的。餐厅没搞花哨的灯光秀,就靠挂着的渔网灯,昏黄光晕在桌上跳舞。背景音乐是现场吉他弹奏,旋律轻得像潮汐涨落,不吵人,只添点情调。那次约会,我们窝在角落的藤椅里,脚趾头都泡在暖风里。她尝了盘蛤蜊意面,汤汁浓得挂勺,突然笑说:“这味道,像把整片海吞下去了。”服务生适时递来热毛巾,没多嘴一句,却把节奏拿捏得刚好——这才是高级,不张扬的体贴比玫瑰更打动人。
约会选这儿,图的不只是味蕾狂欢,是那份难得的松弛。城市里约会总带点表演性质,这儿倒好,踩在沙地上,鞋里灌点细沙也无妨。红树林的树影婆娑,隔开了尘嚣,让人能慢下来聊点真心话。老陈偶尔出来溜达,聊起他年轻时跟风暴搏斗的往事,食材的故事就活了。他说,好餐厅不该只喂饱肚子,得喂饱灵魂。临走时,打包份椰香布丁,甜而不腻,像给夜晚画个圆满句号。下次来,试试他们的日落特调鸡尾酒,蓝得像海天一色,一口下去,浪漫就自个儿发酵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