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龍鳳打邊爐,香港必尝火锅美食推荐指南 ...

龍鳳打邊爐,香港必尝火锅美食推荐指南

2025-7-31 13:08:52 评论(5)

深秋的铜锣湾街头,凉风里裹着一丝海水的咸腥。拐进骆克道,一股霸道又温暖的复合香气猛地攫住鼻腔——沙嗲的浓郁辛香、花雕酒的醇厚、还有滚烫高汤蒸腾出的肉脂鲜甜。就是这儿了,「龍鳳打邊爐」那块老旧的霓虹招牌在暮色里忽明忽暗。推开那扇被热气熏得模糊的玻璃门,仿佛跌进一个喧嚣沸腾的旧时光隧道。


别被“打边炉”这名字骗了,它可不是简单的围炉涮肉。在香港,这是门道,是生活,更是镬气十足的江湖。龍鳳的镇店之宝,首推那一锅“古法沙嗲汤底”。上桌时,深褐色的汤面平静无波,底下却暗流汹涌。侍应熟练地倒入一小碗花雕酒,“滋啦”一声,酒香被滚烫的汤汁瞬间激发,与早已熬足十多个钟头的牛骨汤、秘制沙嗲酱纠缠翻滚。那股香气,霸道得能穿透三层外套。尝一口,浓稠得能挂在舌尖,咸鲜微辣中透着丝丝甜润,花生酱的香气垫底,花雕的回甘悠长,复杂得令人咂舌。这锅汤,涮什么都像被镀了层金,灵魂所在。


食材是打边炉的底气。龍鳳的“手打四宝丸”是熟客必点。鲮鱼丸雪白弹牙,咬下去鱼鲜在嘴里爆开;墨鱼丸乌亮扎实,带着海洋的澎湃气息;牛肉丸混着细碎陈皮,筋道中透出奇妙的清香;最绝是那虾丸,粉嫩饱满,虾肉颗粒分明,鲜甜得仿佛刚从海里跳上来。老师傅在后厨“砰砰”摔打肉浆的声音,是这里最动听的背景音。另一道不能错过的是“本地新鲜牛颈脊”,薄如蝉翼的肉片,带着漂亮的雪花纹路。在滚沸的沙嗲汤里蜻蜓点水般一涮,瞬间蜷缩变色,入口是难以置信的嫩滑,油脂的甘香与沙嗲的浓烈在口中奏响交响乐。


龍鳳的独到,还在于那口烧得通红的传统炭炉。比起电磁炉的温吞,炭火带着原始的野性,火力更猛更聚拢。看着砂锅里的汤汁在炭火的舔舐下“咕嘟咕嘟”剧烈翻滚,食材下去瞬间被滚汤包裹,熟得极快,最大程度锁住鲜嫩。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炭火香,混合着食物的香气,有种说不出的烟火气。炭火微弱的噼啪声、邻桌碰杯的喧闹、伙计响亮的吆喝…… 构成了最地道的港式打边炉图景。吃着吃着,额头沁出细汗,外套早已脱下搭在椅背,这才是酣畅淋漓的滋味。


在这方寸之地,时间仿佛被炭火熬煮得粘稠缓慢。围炉而坐的,有大声谈笑的街坊,有西装革履刚下班的金融精英,也有拖着行李箱慕名而来的游客。砂锅的热气模糊了界限,只剩下筷子翻飞间对美味的共同追逐。龍鳳的魅力,不仅在于那一口浓到化不开的沙嗲汤和弹牙的手打丸,更在于这口炭炉烧出的、滚烫鲜活的市井人情味。它是味蕾的狂欢,是寒夜里最熨帖的港式温暖。离店时,一身烟火气,胃里是沉甸甸的满足,舌尖还残留着沙嗲的余韵,心里已经盘算着下次该带谁来尝尝那份手切牛了。


2025-7-31 14:09:00
看完口水流一地!那个炭炉砂锅真的比电磁炉香那么多吗?下个月去香港一定要试试,沙嗲汤底加花雕听着就醉人。
2025-7-31 14:17:47
本地人举手!龍鳳的手打鲮鱼丸是我阿爷那辈就夸的,陈皮牛肉丸的配搭真系神来之笔。不过晚市排队好夸张,建议5点半前到。
2025-7-31 15:15:19
博主描述得太有画面感了,尤其“沙嗲酱香气穿透三层外套”这句!想问问除了牛颈脊,他家还有没有别的刁钻部位推荐?比如牛胸爽或者白鳝片?
2025-7-31 15:58:06
炭火打边炉越来越少了,怕热怕烟味的人可能嫌环境旧,但懂的人就爱这口原始风味。记得早两年台风天摸黑去吃过,别有一番风味。
2025-7-31 17:35:10
汤底那么浓,最后会不会加个即食面收尾?听说这才是港式打边炉的灵魂ending,吸饱汤汁的面条想想都罪恶又过瘾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智鏈探索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701

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