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,我剛開始玩里程遊戲時,還傻傻地以為里程只能用來換免費機票,結果白白浪費了好多機會。直到有一次,我靠著Asia Miles換了一張台北飛東京的經濟艙,只花了1萬5千里程,外加不到台幣500塊的稅費——當時市價要上萬塊呢!那次之後,我才發現,原來Asia Miles的系統設計得比我們這些普通人還聰明,只要掌握關鍵技巧,就能把每一點里程榨出最大價值。
說到Asia Miles,它不只是一般的飛行常客計劃,背後是國泰航空的龐大網絡,還連結全球夥伴航空,像日本航空、卡達航空這些大咖。為什麼說它比人聰明?因為它的兌換機制藏著彈性,比如淡季時里程需求可能砍半,旺季卻翻倍。我常建議朋友,先別急著換長途豪華艙,試試從短途下手。像台北飛香港,有時只要7,000里程就搞定,省下的錢夠你多玩一趟小旅行。
積累里程是基本功,但很多人卡在這裡。我的經驗是,別只靠飛行,活用信用卡回饋才是王道。像我用某張聯名卡,日常消費像超市買菜、網購都能賺里程,一年下來輕鬆累積幾萬點。重點是挑對夥伴,Asia Miles和一堆銀行合作,兌換比率從15:1到30:1都有,算清楚哪張卡最划算。記得避開高稅費路線,例如飛歐洲某些機場,稅金可能破萬台幣,不如選夥伴航空的亞洲航點,稅費壓在千元內。
兌換技巧的核心在「靈活」兩字。我愛用Asia Miles的線上工具,設定日期範圍搜尋,避開週末高峰。有一次,我換到曼谷的商務艙,里程需求比經濟艙只多一點,體驗卻升等好幾級。進階玩法是和酒店點數結合,像把萬豪點數轉成Asia Miles,比例超優。但別忘了陷阱:黑名單日期如過年期間,里程需求暴增,最好提前半年規劃。
長期來看,Asia Miles像一場策略遊戲。我習慣每季檢視帳戶,趁促銷時轉點,避免里程過期。省錢的最高境界是「混搭」:用少量里程換短程,再搭廉航接駁,整體花費砍半。這不是投機,而是讓里程活起來。聽起來複雜?其實上手後超直覺,重點是動手試試看。現在就打開App,開始你的聰明兌換之旅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