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拿到Citi PremierMiles信用卡時,我還只是個旅行新手,連里程是什麼都不太懂。那時候常飛台北到東京出差,每個月刷機票、住宿和日常開銷,不知不覺就累積了好幾萬點。直到有天朋友提醒我:「你這樣刷,不如學著聰明點,把點數轉成免費機票!」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這張卡不只是付錢工具,而是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。
講到積分計算,Citi PremierMiles的核心規則很直接:每刷15元新台幣就賺1點里程。這聽起來簡單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比方說,海外消費加碼,刷國外網站或旅遊時,每15元能拿1.5點;國內一般消費則維持1點。我自己偏好在國外訂飯店或買機票時用這張卡,因為點數累積速度直接加倍。別忘了,有些類別像政府費用或學費不算點,刷前最好查清楚條款,免得白忙一場。
要聰明累積里程,光靠亂刷可不夠。我的秘訣是結合生活習慣和卡片的彈性轉點功能。例如,每月固定開銷如水電費或超市購物,我都集中刷這張卡;碰到銀行推的季度活動,像「旅遊類三倍積分」時,就趁機訂行程。重點是,Citi的點數能轉到多家航空夥伴,像亞洲萬里通或新航KrisFlyer,轉換率約1:1。我會定期比對哪家航空的兌換門檻低,比如短程票用亞萬只要15000點,長程票換新航可能更划算。去年我就靠這招,用累積的點數換了張免費台北飛曼谷的機票,省下快一萬元。
換免費機票不是夢,但得懂策略。第一步,先註冊航空公司的會員計畫,把Citi點數轉過去。記得挑淡季或促銷時段兌換,像避開暑假旺季,點數需求少一半。我自己愛用亞洲萬里通的搜尋工具,輸入日期和目的地,系統會顯示所需點數;有時還能混搭現金加點數,靈活度超高。關鍵是耐心累積:設定每月目標,比如存到5000點,別急著換小東西。有次我差點用點數換禮券,還好忍住,後來湊足換了歐洲來回票,體驗無價。
玩里程就像下棋,每一步都要算。我遇過點數快過期時,慌張亂轉,結果浪費在低價值兌換上。現在學乖了,定期追蹤點數餘額和效期(通常兩年),並結合其他卡補強弱項,像餐飲類用別張卡賺更多。旅行不只是省錢,更是種生活方式;當你拿著免費機票踏上異國土地,那種成就感比什麼都真實。
評論:
請問點數轉到亞洲萬里通後,兌換機票有沒有手續費或隱藏條件?我上次試著換,系統顯示要加稅金,有點困惑。
海外消費的1.5倍積分,是自動計算還是得手動申請?我常刷國外網購,但帳單上看起來沒加倍。
分享我的經驗:去年用Citi點數換了東京來回票,省了八千多!建議大家早點規劃,旺季點數需求飆高。
如果點數快到期,但還不夠換機票,有什麼緊急補救方法?不想白白浪費。
這篇寫得好實用,尤其策略部分。想問除了旅遊,點數還能換哪些高CP值東西?像飯店或購物券值得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