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幾年前,我第一次拿到DBS Black Card時,心裡滿是疑惑。這張號稱「黑卡」的玩意,真的能幫我省下旅行開銷嗎?當時我剛從新加坡搬回台北,工作常要飛來飛去,機票錢像流水一樣花出去。朋友推薦這張卡,說它能累積飛行里數換免費機票,我半信半疑地辦了。結果,不到一年,我就用里數換到一趟東京來回經濟艙,省了快兩萬台幣。那感覺,就像挖到寶藏一樣爽快!
DBS Black Card其實是星展銀行的頂級信用卡,主打的就是航空里數累積,尤其跟新加坡航空的KrisFlyer計劃綁得緊。但別以為只有飛新航才划算,它還能轉到其他聯盟像星空聯盟,換長榮或ANA的票也OK。我自己最愛的一點是,它沒有年費門檻,刷得多就賺得快,日常買杯咖啡或繳水電費都能積點。以前我總覺得信用卡點數雞肋,但這張卡設計得很聰明,每消費1新幣(約台幣23塊)就能拿1.2 miles,比一般卡多出兩成。記得去年聖誕節,我在微風廣場血拼,刷了十幾萬買禮物,事後一算,竟累到夠換半張歐洲機票,簡直意外之喜。
講到累積秘訣,關鍵在「精算消費類別」。不是所有刷卡都等值,像旅遊和餐飲類別常有加碼。我常飛香港出差,每次訂Agoda或Booking.com的酒店,用這張卡付款,里數直接多給50%。還有,別忽略小額消費——早上買星巴克,中午吃巷口牛肉麵,點點滴滴加起來,一年也能多攢幾千miles。更厲害的是DBS常搞限時promo,像上個月有「週末餐飲雙倍積分」,我趁機帶家人吃鼎泰豐,刷一頓就多賺了300 miles。秘訣嘛,就是養成習慣:每月檢視帳單,把高回饋的消費優先丟給黑卡。對了,記得綁定自動扣繳,連電話費都積,不知不覺就堆出一座里數小山。
有了里數,兌換才是重頭戲。很多人卡在「怎麼換最划算」,我的經驗是:避開旺季、早點規劃。KrisFlyer的兌換表有淡旺季差別,像暑假或春節熱門時段,里數需求飆高,可能要多花20%才換到票。我習慣提前半年鎖定,去年用35,000 miles就換到台北飛大阪的經濟艙,省了八千多。如果里數夠多,升級商務艙更爽——記得那次飛倫敦,我存了120,000 miles,從經濟艙跳升平躺座位,全程香檳伺候,感覺像中樂透。兌換時別只盯機票,酒店和租車也能用,像我用剩餘里數換過東京的膠囊旅館,免費住一晚超值。
當然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。這張卡雖強,但得注意規則變動——KrisFlyer偶爾會調整兌換比例,去年就微調過亞洲短程航線。我的應對法是設定提醒,每季追蹤DBS官網更新。另外,信用額度管理很重要,刷過頭背債就本末倒置了。總歸來說,DBS Black Card像個旅行金庫,用得巧,能讓你的旅程更自由。下次若看到我拖著行李在機場晃,別驚訝,那八成又是里數兌來的冒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