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翻開護照,看著那些花花綠綠的入境章,突然想起第一次用飛行里數換到免費機票飛東京的悸動。那感覺,比撿到錢還不真實。很多人以為累積飛行里數是場漫長苦役,其實,關鍵在於「槓桿」—— 懂得用對的卡片,放大日常消費的能量。新加坡的DBS信用卡,正是我工具箱裡最稱手的槓桿之一。
坦白說,我也曾傻傻地只刷一張卡,以為里數會自動長大。直到某次和一位常飛頭等的朋友喝咖啡,看他漫不經心滑開手機APP展示里程餘額,才驚覺自己錯得離譜。他一句話點醒我:「里數是『活』的,要養,更要懂得在對的池塘餵食。」DBS 這套卡片組合,就是精心設計過的餵食策略。
別被「飛行里數卡」的名字框住了。真正的高手,玩的是「多重組合」。DBS Altitude Card 是核心引擎,日常消費每S$1能累積1.6 DBS Points(相當於約0.8飛行里數),這基礎回饋率在市場上已屬前段班。但精髓藏在細節裡:線上訂外國網站機票、酒店,回饋率直接跳到3倍!想想你每年在Agoda、Expedia,甚至航空公司官網刷掉多少錢?這塊肥肉絕不能浪費。
更關鍵的「加速器」,是DBS Women\如果用DBS卡日常消費為主,大概要存多久才能達標?
之前傻傻把點數全轉亞萬,結果改表後哭出來。現在都分散轉點,但DBS轉點手續費怎麼算?頻繁轉會不划算嗎?
有人試過用DBS Points轉日航計畫嗎?聽說換日本內陸線或沖繩超省,但操作介面全是日文好崩潰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