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旅行計畫時,又翻出那張渣打亞洲萬里通信用卡,心裡忍不住感嘆:這張卡簡直是里程愛好者的秘密武器。記得去年初,我隨手刷了筆日常開銷,結果幾個月後,累積的里程直接換到飛曼谷的經濟艙機票,省下快一萬台幣的旅費。那種感覺,就像挖到寶藏一樣興奮。
說到最大化里程累積,很多人以為得狂刷大額消費才有效,其實不然。渣打這張卡的基本比率是每消費15元台幣累積1里,看起來普通,但關鍵在於它的隱藏加成。我習慣把生活開銷全集中到這張卡上,像超市採買、水電費自動扣款,甚至偶爾的網購。每月固定刷個兩三萬,搭配渣打常推的限時活動,比如海外消費雙倍里程或指定通路加碼,不知不覺里程就堆起來了。有次去日本出差,光機票錢就用里程抵掉,還多出點數升等商務艙,那種爽快感無法用錢買到。
累積是第一步,真正考驗在兌換攻略。亞洲萬里通的系統有點複雜,新手容易踩坑。我建議先鎖定熱門路線,像台北飛香港或新加坡,這些短程航線兌換門檻低,通常2萬里左右就能換到。但想最大化價值?瞄準長程航班吧。去年我用累積的8萬里換了台北飛歐洲的來回機票,原價少說五萬台幣,等於賺翻了。訣竅是提前半年規劃,避開旺季,避開高稅費的夥伴航空。渣打卡連結的亞萬計畫,還支援國泰、日航等多家航空,靈活度超高。
不過,里程世界也有暗礁。最怕的就是點數過期,渣打卡累積的里程通常一年內沒活動就會消失。我中過招一次,差點損失幾千里。現在學乖了,設定手機提醒,每季至少兌換一次小額商品或捐贈出去。另一個陷阱是年費問題,渣打這張卡首年免年費,之後每年三千多台幣,得算算累積的里程價值是否划算。我個人覺得,如果年消費破三十萬,絕對值回票價。
玩里程卡像經營一門小生意,耐心加策略才能放大效益。別只盯著大筆消費,從日常點滴累積起。下趟旅行,試著用里程換張機票,那種成就感會讓人上癮。
評論:
這篇寫得太實用了!想問如果里程快過期,有什麼快速兌換的建議嗎?比如能不能換成購物券之類的。
渣打卡和國泰聯名卡比起來,哪個更適合新手?我剛開始玩里程,怕選錯卡白忙一場。
海外消費加倍活動多久會有一次?上次錯過了,現在後悔得要命。
里程兌換時,稅費怎麼算才划算?有次換機票,稅金快比現金買還貴,超嘔的。
如果年收入不高,每月只能刷一萬左右,還推薦辦這張卡嗎?怕累積太慢沒意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