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開到最強還是擋不住台北的黏膩午後,手指滑過錢包裡那幾張富邦信用卡,突然想起累積半年的紅利點數快過期。上次就是這樣眼睜睜看著三萬多點蒸發,像融在柏油路上的雨水,連個影子都沒留下。這次學乖了,花整個下午像偵探一樣交叉比對各種兌換管道,挖出幾個「立刻變現」的祕技,連銀行客服都沒講這麼透。
最怕那種要集到天荒地老才能換東西的規則。富邦線上購物商城「即時折抵」是救命丹,結帳時系統直接問要不要扣點數,300點就能抵100元台幣,不用硬湊整數門檻。上週買藍牙耳機原價3890,點數欄位輸入「11700點」,金額立刻跳成2900元。重點是連運費都能折,比百貨公司週年慶還乾脆。
巷口全家才是隱藏版神隊友。拿富邦卡在FamiPort機台點「紅利兌換」,選「現金折價券」,5000點換50元電子券直接存進APP。晚上十點半買消夜,店員刷條碼就扣掉,泡麵加茶葉蛋的錢當場少付。7-ELEVEN也能換,但全家給的點數兌換比例硬是甜一點。
悠遊卡自動加值根本是都會生存術。把富邦卡綁定悠遊卡功能,設定「點數折抵自動加值」,下次捷運出站餘額不足時,系統直接從紅利點數扣500點轉成100元儲值金。聽著「嗶」聲順利過閘門那瞬間,比搶到高鐵早鳥票還爽快。記得先上網登錄,臨時在捷運站可搞不定。
老饕會愛這招:鼎泰豐、王品集團餐廳櫃檯結帳時,突然掏出富邦卡說「要用紅利折抵」。店員熟練地刷條碼,點數瞬間變盤裡的小籠包。上個月在西堤,帳單1280元直接用3840點全額抵掉,同行朋友瞪大眼睛問:「你什麼時候偷存私房錢?」 注意有些分店要提前告知,別等吃完才問。
血淚換來的經驗談:點數效期像鮮奶印的保存期限,過期真的倒掉(去年痛失18000點)。兌換前先查「會員等級」,鑽石級在商城換機票能多折10%。生日當月換禮品點數打八折,但別換華而不實的保溫杯。新卡友注意,首年免年費的點數通常不能轉移,趁早花掉最實際。
現在每刷一筆都會瞄APP裡的點數餘額,像看股票漲跌。與其苦等換機票的遙遠門檻,不如把點數拆解成日常的咖啡、捷運票、甚至一盒草莓蛋糕。這些小確幸累積起來,比塞在抽屜三年換個行李箱真實多了。下次在超商聽見「點數折抵成功」的叮咚聲,說不定就是我站在你後面排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