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第一次在香港地鐵閘口前,手忙腳亂翻找實體八達通卡的窘境嗎?隊伍後面不耐煩的輕咳聲,簡直是壓力測試。直到某次出差,看著當地朋友瀟灑地用手機「嘟」一聲過閘,那流暢感,瞬間覺得自己像個原始人。回台後,立刻研究怎麼把我的iPhone變身成八達通卡,這幾年用下來,真心覺得是香港自由行的必備神技,錢包少一張卡,多一份從容。
設定過程比想像中直覺,但有些小眉角不注意,可能會卡關。首先,確認你的iPhone型號(iPhone 8 或之後機種)和系統版本(iOS 14.5 以上),這是硬門檻。打開「銀包」App,點右上角的「+」號,選擇「交通卡」。這時別急著找「八達通」,它在列表裡通常歸在「日本、香港」或類似區域,仔細找找「八達通」的選項就對了。接著是關鍵:選擇「加入新的八達通」。這裡有個小陷阱,很多人會猶豫選「成人」還是「小童」,除非你是12歲以下或65歲以上長者(需符合資格),否則一律選「成人」。
金額設定是重點。系統會問你要儲多少「押金」和多少「首儲值額」。押金就是卡片本身的成本,HKD 50;首儲值額至少 HKD 100。所以最低總金額是 HKD 150(約台幣600多,視匯率)。我習慣一次儲夠,省得一直加值,HKD 200 或 300 是常見選擇。付款用綁定的信用卡就行,台幣直接扣款,匯率以發卡行為準,通常不會太差。
這裡有個超容易被忽略但超重要的步驟:「命名你的八達通」!預設名字是「八達通」,如果你像我一樣有多張交通卡(台灣的悠遊卡、日本的Suica),很容易搞混。隨手打個「香港主力」或「旅行八達通」,日後在銀包裡一目了然,切換卡片時才不會手忙腳亂。
付款完成後,卡片就正式加入你的銀包了。但還沒結束!想讓它像實體卡一樣「隨手嘟」就過閘,務必開啟「快速交通模式」。進到「設定」大家真的要注意殼的厚度!
交易紀錄功能真的救了我!上次在便利店懷疑被多刷一筆,一查紀錄時間就證明是店員操作失誤,順利退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