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報稅季,信箱裡那張白色繳款書靜靜躺著,像在提醒我荷包又要大失血。上週和幾個老友聚餐,聊到這話題,阿凱苦笑說今年得動用定存,小敏則打算刷信用卡分期。我默默想起去年手忙腳亂籌錢的狼狽,直到會計師朋友丟來一句:「試過稅貸嗎?現在線上就能搞定了。」
那時才發現香港的MoneyHero平台,簡直是救火隊。不用跑銀行排隊,凌晨穿著睡衣在沙發上點幾下,輸入基本資料和稅單金額,系統直接跑出十幾間銀行報價。最驚豔是利率,去年拿到的數字比信用卡循環息低一半有餘,1.68%起跳的標示沒騙人,最終核貸利率真的貼近地板價。全程像在電商買東西,從比較方案到上傳薪轉證明都在同個頁面完成,三天後錢就靜靜躺在戶頭裡。
很多人以為貸款流程肯定繁瑣,但這幾年FinTech真的翻轉遊戲規則。MoneyHero厲害在把複雜的金融商品拆解得極透明,每間銀行的隱藏成本無所遁形——開辦費是收3000還是0元?提前還款會不會罰錢?每月還款試算表連小數點都列得清清楚楚。有次我故意把還款年限從2年拉長到5年,總利息多跳三萬多的數字立刻跳出警示,彷彿有專員在耳邊提醒:「這條路不划算啊。」
最實際是彈性還款設計。去年領到分紅時想提前清償,登入網銀點選「部分還款」竟免違約金。比起傳統信貸綁死合約的窒息感,這種掌握主動權的鬆快,倒像在健身房做完重訓後的暢快。不過得提醒,低利率通常留給信用良好的族群,若平時信用卡常遲繳,可能要先打理信用報告再出手。
這兩年看著身邊朋友用稅貸,發現些聰明眉角。像淑芬把省下的利息拿去買穩定配息ETF,等於銀行倒貼她投資本金;阿翰則把原本要繳稅的現金流保留,接了筆急單生意周轉。當然,借貸終究是雙面刃,若沒穩定收入來源,再低的利率都是壓力。但對於被稅單突襲的上班族,與其讓卡債滾成雪球,或許該把線上稅貸放進口袋名單——當那張白色繳款書再次降臨時,你從容啜著咖啡按手機的身影,會比焦慮跑銀行的樣子帥氣得多。
評論:
想請問上傳財力證明需要正本嗎?我的薪轉存摺封面有點模糊掃描不清
這利率比我的房貸還低!但提前清償真的不用罰款?去年被某銀行收過八千違約金超痛
分享我的慘痛教訓:信用分數只有650時申請被打槍,後來乖乖繳清卡債養半年分數,今年核貸利率整整少1%
比較過五家平台,MoneyHero報價確實最齊,但建議同時註冊其他平台帳號,有時會收到獨家加碼優惠
好奇自由職業者能申請嗎?我去年收入來自四個案子,沒有固定薪轉紀錄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