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,smart電動車到底值不值得買?價格貴不貴?身為一個開過幾款電動車的老司機,我自己也親身試駕過Smart EQ系列,那種小巧靈活的駕駛感,在城市裡穿梭超級方便。但老實說,價格這東西真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,不同地區、不同型號,差距可大了。記得去年在歐洲旅行時,看到當地人開Smart EQ ForTwo,價格比台灣便宜不少,但加上進口稅後又變了樣。這讓我開始好奇,為什麼同樣一台車,在不同地方買會差這麼多?
說到smart電動車的價格,得先從型號談起。現在市面上主要有EQ ForTwo和EQ ForFour兩種,ForTwo適合單身或情侶,ForFour則能塞進一家子。以台灣市場為例,ForTwo的基本款起跳價大概新台幣80萬左右,ForFour則衝到100萬以上。但別急著下單,因為這只是牌價,實際到手價會受一堆因素影響。比方說,去年我在台北車展問到的價錢,銷售員偷偷透露有季節性折扣,砍掉快10萬。反觀歐洲,德國原廠的ForTwo基礎款才2萬歐元出頭,換算台幣不到70萬,但進口到台灣,關稅和運費一加,立刻飆升。美國市場更誇張,有些州有電動車補貼,入手價可能壓到台幣60萬以下。這種差異,說穿了就是市場策略和稅制在搞鬼,買車前真得做足功課。
想省錢入手smart電動車?我分享幾個親身試過的技巧。第一招是善用政府補貼,台灣的電動車補助金逐年變動,去年我幫朋友申請,新購車能拿回5萬到8萬不等,加上地方環保加碼,總共省了快10萬。但記得,補貼名額有限,得搶快申請,拖到年底可能就沒了。第二招是瞄準二手車市場,現在電動車保值率不高,有些只開一兩年的ForTwo,價格能砍到新台幣60萬以下,我去年在台中二手車行撿到一台,里程才5000公里,保養得跟新車一樣。第三招是考慮租賃方案,如果預算緊,跟車商談長期租賃,月付可能壓在1萬台幣內,還包保險和維護,這比一次性買斷更靈活,我試過三年合約,總支出比買新車少兩成。
深入點看,smart電動車的省錢不只是購車當下。電動車的維護成本低到驚人,我開ForTwo兩年,幾乎沒花錢在引擎保養上,充電費每月才幾百塊,比油車省一半。但別忽略充電樁安裝費,自家裝個快充樁得花3到5萬,如果社區不支援,還得跟管委會鬥智鬥勇。更關鍵的是,電動車壽命長,電池衰退問題現在改善很多,原廠保固8年,算下來長期省下的油錢和稅金,夠買台新機車了。環保層面也值得思考,開電動車減少碳排,對地球是加分,但生產電池的資源消耗,又讓人有點糾結。未來趨勢上,我預測smart會推更多平價款,價格戰開打後,現在入手可能正是時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