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搬出嚟住嗰陣,銀行成日寄白金卡邀請函,仲要大大隻字寫住「尊貴禮遇」。結果開卡半年就收到四位數年費單,嚇到即刻打去客服理論。嗰次學識咗件事:信用卡唔係身份象徵,係工具嚟㗎!
而家啲銀行醒目咗,推出好多「刷夠次數就免年費」嘅基本卡。但係點揀先唔會跌入隱藏陷阱?我試過同時hold五張免年費卡,發現關鍵喺「免年費門檻」同「日常回贈」要完美咬合。好似超市買餸卡,如果免年費要月刷20次,但主婦根本用唔到咁多,反而蝕咗管理心機。
最近幫屋企人整理錢包,發現三張神卡真係長擺得過:渣打現金回饋御璽卡免年費仲有1.88%無腦回贈,富邦J卡綁定電子支付食飯唱K有5%回饋,最驚喜係永豐DAWHO數位帳戶扣繳水電煤直接免年費。重點係全部免年費條件都係「年度刷1次」呢類超低門檻。
有張國泰世華COSTCO聯名卡成日引人中伏。宣傳寫首年免年費,但第二年要刷滿16萬先豁免。我計過數,除非你屋企三個雪櫃囤貨,否則根本蝕年費。所以每次見到「首年免年費」五隻字,手指公即刻㩒實條款細則嗰頁。
上個月同銀行客服過招成功waive咗張過期年費單,秘訣係搬出「忠誠度」呢張王牌。直接講:「我用貴行服務十年,轉走晒啲基金户口對大家都冇着數㗎。」記住要下晝三點後打去,呢段時間客服權限特別鬆手,試過幫朋友追回三千幾蚊意外扣費。
最戇居係為着迎新禮品亂開卡。舊年貪圖某銀行送嘅氣炸鍋,開完先發現要月刷兩萬先免年費。結果氣炸鍋用咗三次,年費就啃咗千二蚊。而家學精咗,新卡全部set手機行事曆提醒:開卡日+350日彈通知,提早兩個月部署刷夠數。
錢包入面長期留兩張免年費神卡就夠:一張網購專用(推玉山Ubear卡3.8%回饋無上限),一張實體消費(選台新FlyGo海外2.8%)。其他全部綁電子錢包,見到邊張有優惠就撳邊張。記住,信用卡唔係集郵遊戲,管理成本隨時貴過你啲回贈。
評論:
永豐DAWHO真係免年費?我見官網寫要搭數位帳戶,申請個戶口麻唔麻煩?
渣打張御璽卡回贈係咪要登入app自己撳?上次試過漏咗一個月啲回贈就消失晒
有冇邊張免年費卡租車保險比較好?成日自駕遊好需要呢類保障
你提到嘅電子錢包策略好有用!想問八達通自動增值用邊張卡著數啲?
如果本身有卡數分期緊,仲可唔可以同銀行傾waive年費?驚佢哋會耍官腔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