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三人家庭免稅額,申請條件與節稅方法

三人家庭免稅額,申請條件與節稅方法

2025-7-29 13:58:18 评论(5)

五月的風開始帶著暑氣,信箱裡靜靜躺著那封熟悉的牛皮紙袋。拆開前總要深吸一口氣,彷彿能預見數字在紙上跳動。家裡三張嘴要吃飯,兩份薪水加起來好像永遠追不上開銷,那張年度「成績單」——綜合所得稅申報書,總是輕易就能戳破努力維持的平衡。今年,我們能為自己、為這個小小的三人堡壘,多守住一點辛苦錢嗎?


所謂「三人家庭免稅額」,核心就在「扶養親屬」這把鑰匙。不是隨口說說誰住一起就算數。國稅局的眼睛亮得很,他們要看的是「真實扶養事實」。扶養對象不外乎幾類:未滿二十歲的子女(超過二十歲但還在念大學、研究所,甚至身心障礙也行);年滿六十歲的直系尊親屬,像父母、岳父母、公婆;或是未滿六十歲但完全沒有謀生能力的父母、祖父母。重點是,這些人全年都靠你養活,他們自己幾乎沒有收入。配偶呢?配偶本身就有「配偶免稅額」,不必硬塞進扶養名單裡。


怎麼證明是「真實扶養」?別以為簽個同意書就了事。想像一下,你扶養住在南部的老母親,但她的健保卡卻固定在北部某診所就醫,水電費帳單地址也跟你不同,這就很難說服國稅局「全年依賴你生活」。最好能準備共同居住的證明,像戶口名簿、水電費單據,加上你負責生活開銷的轉帳紀錄或單據。別小看這些紙片,關鍵時刻它們就是保護你權益的盾牌。


免稅額只是地基,真正能拉開節稅差距的,是上面一層層的「特別扣除額」。一個標準三人小家庭(夫妻加一個孩子),免稅額三人共 27.6 萬(每人 9.2 萬)。但這只是起點。如果孩子念大學,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一年有 2.5 萬;孩子若符合「幼兒學前」條件(五歲以下),還有 12 萬的扣除額,這筆錢省下來夠付好幾個月奶粉尿布了。雙薪家庭更別忘了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」,每人 20.7 萬,兩人就 41.4 萬,這筆幾乎是直接從所得總額裡挖掉一大塊。


長照、身心障礙扣除額,常被忽略卻是省稅大補丸。家裡若有長輩或成員符合「須長期照顧」狀態(像是失能等級評估符合標準),或是領有身心障礙手冊,每人每年可扣 12 萬到 20 萬不等。去年社區陳太太就是靠著幫中風婆婆申請到長照扣除額,硬生生省下近兩萬的稅金,她說那筆錢剛好補貼了看護費用,壓力頓時輕了不少。


別讓權益從指縫溜走。像是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,每戶上限 30 萬;房屋租金支出扣除額,每戶上限 12 萬(但和購屋利息只能擇一)。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(銀行利息、股利等)也有 27 萬的扣除上限。這些項目藏在申報書角落,填寫時眼睛得放亮點。手機裝個國稅局的 App,把單據拍照整理好,免得臨時翻箱倒櫃,慌亂中可能就漏填了能救命的欄位。


免稅額、扣除額都填好後,最後一關是「計算方式」。標準扣除額簡單粗暴(單身 12.4 萬,夫妻合併 24.8 萬),但如果你蒐集到的列舉扣除額單據(醫藥費、捐贈、保險費、災損等)總額超過標準扣除額,選列舉絕對划算。特別是家裡有較多醫療支出或固定捐款習慣的,別怕麻煩,把收據疊起來算一算,差距往往比想像中大。


省稅是場持久戰,功夫在平時。隨手把孩子的學費收據、診所的醫療收據、捐贈證明、保險費通知單,丟進一個固定的抽屜或資料夾。年底再花點時間整理,絕對比五月對著一堆過期發票乾瞪眼強。夫妻所得差距大的,早點規劃薪資結構或收入來源比例,有時差幾趴稅率,省下的錢夠全家吃好幾頓大餐。


看著今年終於成功把扶養岳母的扣除額順利申報,稅單上的數字比預期少了三萬多,心裡那塊石頭終於放下。省稅不是貪小便宜,是認真檢視規則後,為家人生活多爭取一點空間。每一分合法節省下來的錢,都是為這個三人小世界,多添一塊安穩的磚。


2025-7-29 15:21:40
扶養岳父母的部分,如果他們還有其他子女,但主要跟我們住且生活費是我們負擔,這樣還能申請嗎?會不會被其他兄弟姊妹的稅務資料影響?
2025-7-29 16:32:16
文中有提到重購自用住宅退稅,但沒細說時限跟條件,最近剛換房很需要知道細節!
2025-7-29 16:57:05
請問醫療收據如果遺失了,用信用卡簽單或銀行扣款紀錄去國稅局補申請證明還來得及嗎?上個月開刀的單據好像被我搞丟了…
2025-7-29 17:57:11
去年幫失智父親申請長照扣除額被國稅局要求補證明,後來附上巴氏量表跟診斷書才過,提醒大家證明文件寧可多準備一點!
2025-7-29 19:21:19
海外收入的部分完全沒提到,像我們家有收國外客戶的設計案酬勞,這塊要怎麼申報才不會被盯上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咕噜蘑菇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726

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