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錢包時,翻出那張中信信用卡,心裡忍不住想,這幾年它真的幫我省了不少開銷。尤其現在通膨壓力大,每一塊錢都得精打細算,信用卡的回贈優惠簡直是日常消費的救星。中信這家銀行,從早期在台灣起家,到現在成為亞洲金融巨頭,他們的信用卡策略總是緊跟市場脈動,總能推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方案。我自己從學生時代就辦了第一張中信卡,一路用到現在,親身體驗過各種優惠的起伏,今天就來聊聊他們最新的回贈活動,哪些卡種真的值得你立刻行動。
說到中信信用卡的高回贈率,不能不提他們最近強打的「中信LINE Pay卡」。這張卡在2023年底更新了優惠結構,一般消費回贈從原本的1%提升到1.5%,重點是沒有門檻限制,連便利商店的小額消費都算進去。更吸引人的是,如果綁定LINE Pay支付,回贈率直接跳到3%,等於你買杯咖啡就能拿回幾塊錢。我自己上個月在全家買早餐,刷了三次,月底帳單一看,居然累積了快兩百塊回饋,感覺像白撿的錢。當然,這張卡還有個隱藏亮點,就是海外消費回贈高達4.5%,我去年去日本玩,機票加住宿刷下去,回饋金額夠我再吃一頓燒肉,這種實實在在的省錢感,比廣告口號更打動人心。
另一張我真心推薦的是「中信酷玩卡」,專攻年輕族群或喜歡娛樂消費的人。這張卡的回贈設計很聰明,針對影音串流、遊戲點數和線上購物,提供最高6%的回饋率。舉例來說,你訂閱Netflix或Spotify,每個月自動扣款就能拿回6%,我算過,一年下來省下的費用夠買一台新耳機。而且,中信最近加碼限時活動,到今年六月底前,新辦卡友首刷滿五千元,直接送五百元刷卡金,等於先賺一筆啟動金。我自己當初辦卡時就衝了這個優惠,結果發現它還結合了點數累積系統,點數能換電影票或餐廳折扣,實用性爆表。不過要注意,這張卡的年費政策有調整,首年免年費,但次年如果消費未達標得付八百元,建議大家先評估自己的開銷習慣再下手。
當然,信用卡回贈不是光看數字漂亮就好,還得懂怎麼玩規則。中信的系統有時會藏小細節,像回贈上限或排除項目,一不注意就可能錯失機會。我學到的教訓是,多利用他們的App追蹤消費紀錄,設定提醒通知,確保每筆回饋都入帳。另外,中信最近推的「分眾行銷」策略,針對不同客群發專屬優惠,比如家庭主婦收到超市加碼回贈,上班族則是交通補貼。我建議大家定期檢查電子郵件或登入網銀,別讓好康溜走。總的來說,這些高回贈卡種,像LINE Pay卡和酷玩卡,不只省錢,更讓消費變成一種投資,但記得量力而為,別為了回贈而過度消費。
中信LINE Pay卡的回贈3%是真的無上限嗎?我上個月刷了兩萬多,結果只拿到1.5%,是不是有隱藏條款?
酷玩卡的年費聽起來有點坑,如果消費不夠,有沒有辦法免掉?還是乾脆剪卡算了?
海外消費4.5%回贈,匯率怎麼算?我擔心銀行手續費吃掉回饋,有人實際測試過嗎?
中信App的提醒功能好用嗎?我常忘記登入,結果錯過點數兌換期限,超嘔的。
最近看到中信推新卡「綠色生活卡」,主打環保消費回贈,有人辦過嗎?值不值得跳槽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