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香港生活,銀行戶口幾乎係必需品,而中銀作為老字號,好多人都會考慮開戶。但好多人唔知嘅係,中銀開戶同維持戶口都有啲隱藏門檻,尤其係最低存款要求,一唔小心就會被收月費。我記得十年前幫阿媽開戶嗰陣,櫃檯職員只係輕輕提咗句「記得放夠錢」,結果第二個月就扣咗$50,當時真係肉赤到喊。
中銀嘅最低存款要求其實分得好細,唔同戶口類型差好遠。最常見嘅「自在理財」綜合戶口,官方寫明要維持$10,000最低結餘,否則每月收$60。但好多人唔知,如果開「智盈理財」投資戶口,門檻即刻跳上$100萬,而純儲蓄嘅「儲蓄易」戶口反而零門檻,適合學生同基層。仲有啲冷知識:用支票戶口嘅話,就算你達標$10,000,只要月內開過兩張支票,照樣要收$20手續費,呢啲細節分行職員未必主動講。
慳錢關鍵在於避開月費陷阱。最實際嘅做法係「戶口配對」——開個零門檻嘅儲蓄易做日常出入,再搭個投資戶口放定期。我試過將$8萬分做四份,每兩個月轉一次三個月定期,咁樣每年多$1,200利息之餘,仲自動豁免綜合戶口月費。另外中銀成日有快閃優惠,好似舊年新客戶用BoC Pay交水電費,連續三個月就送$300超市券,變相抵銷咗兩個月最低存款要求。
最抵死係善用「豁免期」。新開戶頭三個月通常免查最低存款,呢段空檔夠你搬舊錢過嚟賺迎新獎賞。我表弟上年就玩到盡:先開戶拎$800現金回贈,跟手將錢轉去高息外幣戶口,等豁免期完前再轉返港元戶口達標。仲有條蠱惑招係申請自動轉帳出糧,好多分行會私下豁免首年最低存款要求,不過要同經理慢慢磨。
其實銀行嘅最低存款規定似把雙刃刀,逼人養成儲蓄習慣,但亦會陰乾小戶。我而家用緊嘅方法係「三戶分流」:儲蓄易放應急錢、綜合戶口綁保險同投資、另外開間虛擬銀行做日常消費。咁樣玩咗兩年,不但冇畀過月費,仲靠定期同外幣利差多賺咗部手機錢。記住,銀行規則係死嘅,人係生嘅,最緊要摸清自己資金流動節奏。
評論:
想問吓如果得$5,000蚊,係咪開儲蓄易戶口就唔會收費?使唔使綁定其他服務?
文中提到豁免期三個月,係咪所有分店都通用?定係要特定推廣先有?
我上個月畀中銀扣咗$60月費,打去客服話我綜合戶口跌穿$10,000兩日,咁都要照收?有冇得拗?
外幣戶口豁免最低存款呢招好實用!但想知美金定人民幣戶口著數啲?
如果本身有強積金喺中銀,會唔會自動當達到最低存款要求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