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幫親戚處理銀行戶口的事,才驚覺原來中銀的理財戶口,光是要「維持資格」就是一門學問。親戚的綜合戶口因為一時資金調度,存款低於門檻才兩個月,就被收了一筆管理費,還差點被降級。這讓我認真研究起中銀不同理財戶口的最低存款要求,發現裡面細節不少,絕不只是官網上寫的那個數字這麼簡單。
很多人以為,所謂「最低存款」就是戶口裡必須永遠躺著那筆錢不能動。其實不完全對。中銀計算的是你的「綜合理財總值」,這包括了活期、定期存款,還有投資在基金、股票(透過中銀證券)甚至保險產品的市值。簡單說,就是你放在中銀體系裡所有錢加總起來的價值。這個總值每個月都會被「點算」一次,通常在月底。如果當月任何一天,你的總值掉到要求門檻以下,銀行就會開始按比例計算,看你有多少天不達標。不用整個月都不夠,只要幾天沒達標,管理費就可能找上門。
中銀的理財戶口分好幾個等級,像智盈理財、中銀理財、晉富理財這些名字你可能聽過。每個等級的門檻差很大。最入門的智盈,大概要求維持20萬港幣左右的綜合理財總值。再往上跳一級到中銀理財,門檻瞬間拉高到100萬。至於最高階的私人財富管理或私人銀行,那又是另一個世界了,通常要過千萬才算拿到入場券。重點是,這個「最低要求」不是擺著好看,沒達標的代價是每個月真金白銀的管理費,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,長期下來也是筆開銷。
我自己摸索出幾個避免被收費的土方法。首先,要搞清楚銀行「點算」的日子是哪幾天,月底前幾天特別關鍵,錢不夠就趕快補。再來,別把所有錢都鎖死在定期,留點靈活資金在活期戶口應急。有些人會把投資產品的市值也當作達標工具,但這招有風險,市場一跌,市值縮水,可能瞬間就不夠門檻了。最穩妥的還是維持足夠的存款緩衝。萬一真的手頭緊,不妨直接找你的理財經理聊聊,有時他們能幫忙申請短期豁免,尤其如果你是老客戶,或者只是暫時性資金周轉。
老實說,與其戰戰兢兢地守著最低門檻,不如想想這個戶口給的服務值不值得你放這麼多錢。高端戶口通常有專屬理財經理、手續費折扣、優先櫃檯服務,甚至機場貴賓室這些福利。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個基本戶口做日常轉帳,硬是放100萬去維持中銀理財資格,可能不如把錢轉去做其他投資。關鍵是衡量你實際用到的服務,對比這筆錢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可能產生的收益或被收的管理費,哪個更划算。
摸清門道後,我發現理財戶口不是等級越高越好。適合自己資金狀況和實際需求的才是好戶口。與其被動地擔心存款不足被扣費,不如主動管理,了解規則,必要時調整戶口級別,或者把資金做更有效的分配。銀行服務是工具,別讓工具反過來綁住了你的資金流動性。
|